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1.2.1 矿业软件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1.2.2 矿业软件应用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1.2.3 矿床资源量估算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4 中国矿床资源量估算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矿床资源量估算自动化流程的实现 | 第22-48页 |
2.1 矿床资源量估算的流程 | 第22-23页 |
2.2 文件管理 | 第23-26页 |
2.2.1 文件分类标准化 | 第23-24页 |
2.2.2 数据整理标准化 | 第24-26页 |
2.3 数据校验 | 第26-27页 |
2.4 矿床数字化模型的创建 | 第27-43页 |
2.4.1 矿床基础信息库的组成 | 第27-28页 |
2.4.2 矿床实体模型创建的方法 | 第28-30页 |
2.4.3 矿体模型创建的关键性因素 | 第30-34页 |
2.4.4 地质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第34-38页 |
2.4.5 块体模型插值与报告 | 第38-43页 |
2.5 矿床资源量估算自动化流程的实现 | 第43-48页 |
2.5.1 工作安排的流程化 | 第43-44页 |
2.5.2 程序运行的自动化 | 第44-46页 |
2.5.3 矿床资源量估算自动化流程模块的特点 | 第46页 |
2.5.4 矿床资源量估算自动化流程模块的主要功能 | 第46-47页 |
2.5.5 矿床资源量估算自动化流程模块的运行环境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矿床资源量估算自动化流程模块功能详解 | 第48-75页 |
3.1 矿床资源量估算自动化流程模块的安装与启动 | 第48页 |
3.2 矿床资源量估算自动化流程模块功能详解 | 第48-75页 |
3.2.1 勘探线 | 第49-50页 |
3.2.2 数据库管理 | 第50-51页 |
3.2.3 DTM | 第51-52页 |
3.2.4 地质解译 | 第52页 |
3.2.5 实体模型 | 第52页 |
3.2.6 基础统计 | 第52-60页 |
3.2.7 样品组合 | 第60-63页 |
3.2.8 块体模型 | 第63-68页 |
3.2.9 资源量报告 | 第68-71页 |
3.2.10 元素信息处理 | 第71-75页 |
第四章 矿床资源量估算自动化流程模块的应用实例 | 第75-99页 |
4.1 数据资料来源 | 第75页 |
4.2 RSW矿床地质概况 | 第75-78页 |
4.3 数据的准备 | 第78-80页 |
4.3.1 数据标准化整理 | 第78-79页 |
4.3.2 数据检验流程化 | 第79-80页 |
4.4 RSW矿床模型的创建 | 第80-99页 |
4.4.1 基础信息的创建 | 第80页 |
4.4.2 矿体模型的创建 | 第80-81页 |
4.4.3 地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 第81-88页 |
4.4.4 RSW矿床块体模型插值 | 第88-90页 |
4.4.5 RSW矿床资源量报告 | 第90-94页 |
4.4.6 RWS矿床资源模型检验 | 第94-9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9-101页 |
5.1 结论 | 第99-100页 |
5.2 创新点 | 第100页 |
5.3 不足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6-107页 |
附录B 部分程序代码 | 第10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