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垃圾渗滤液简述 | 第9-11页 |
1.2.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 第9-10页 |
1.2.2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3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 第11页 |
1.3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第11-16页 |
1.3.1 生物处理法 | 第12-14页 |
1.3.2 物化处理法 | 第14-16页 |
1.3.3 土地处理法 | 第16页 |
1.4 均相Fenton体系研究 | 第16-19页 |
1.4.1 均相Fenton反应机理 | 第16-18页 |
1.4.2 均相UV-Fenton反应机理 | 第18页 |
1.4.3 均相Fenton和UV-Fenton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非均相UV-Fenton-流化床体系研究 | 第19-22页 |
1.5.1 非均相UV-Fenton反应的机理 | 第19-20页 |
1.5.2 非均相UV-Fenton流化床体系处理垃圾渗滤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6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改进和实验方法 | 第24-33页 |
2.1 实验设备改进 | 第24-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2.2.1 实验水样 | 第28-29页 |
2.2.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9页 |
2.2.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31-33页 |
第3章 均相Fenton处理垃圾渗滤液 | 第33-47页 |
3.1 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3-35页 |
3.2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过氧化氢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H_2O_2/Fe~(2+)摩尔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紫外灯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3.6 紫外灯波长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3.7 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3.8 药剂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1-43页 |
3.9 最佳条件下均相UV-Fenton处理效果分析 | 第43-46页 |
3.9.1 样品直观分析 | 第43-44页 |
3.9.2 紫外-可见光图谱分析 | 第44-45页 |
3.9.3 可生化性分析 | 第45-46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石英砂负载氧化铁用于UV-Fenton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 | 第47-58页 |
4.1 石英砂负载氧化铁催化剂载体的制备 | 第47-48页 |
4.2 石英砂负载氧化铁载体的表征 | 第48-50页 |
4.2.1 石英砂载体密度的测定 | 第48-49页 |
4.2.2 石英砂负载铁含量的测定 | 第49页 |
4.2.3 石英砂载体表面铁氧化物附着强度 | 第49-50页 |
4.3 石英砂存在下的UV-Fenton反应 | 第50-51页 |
4.4 负载氧化铁石英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4.5 不同粒径范围负载氧化铁石英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4.6 负载石英砂载体循环利用的研究 | 第53-54页 |
4.7 最佳条件下负载氧化铁处理效果分析 | 第54-56页 |
4.7.1 样品直观分析 | 第54页 |
4.7.2 紫外-可见光图谱分析 | 第54-55页 |
4.7.3 可生化性分析 | 第55-56页 |
4.8 两种反应体系处理效果比较分析 | 第56-57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结论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