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垃圾渗滤液臭氧深度高效处理工艺研究及装置研发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24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第9-10页
        1.2.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第9页
        1.2.2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第9-10页
    1.3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及排放标准第10-11页
        1.3.1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第10页
        1.3.2 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的排放标准第10-11页
    1.4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第11-12页
    1.5 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第12-21页
        1.5.1 臭氧的概述第13-15页
        1.5.2 臭氧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机理第15-17页
        1.5.3 臭氧与颗粒活性炭的反应第17-18页
        1.5.4 臭氧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5.5 臭氧接触反应设备第20-21页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4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及分析方法第24-29页
    2.1 试验材料第24页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4-26页
    2.3 分析测试方法第26-29页
        2.3.1 水质COD的测定方法第26页
        2.3.2 水质U_(V254)与色度去除效果的测定方法第26页
        2.3.3 水质BOD_5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2.3.4 气相臭氧浓度的测定方法第27页
        2.3.5 液相臭氧浓度的测定方法第27-29页
第3章 臭氧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研究第29-40页
    3.1 实验内容第29页
    3.2 实验装置第29-30页
    3.3 臭氧氧化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0-32页
    3.4 臭氧氧化时间对臭氧利用率的影响第32-33页
    3.5 初始p 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3-35页
    3.6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5-37页
    3.7 初始COD含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7-38页
    3.8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新型臭氧接触氧化装置的研发第40-56页
    4.1 新型臭氧接触氧化装置的设计第40-43页
        4.1.1 接触氧化装置类型的选择第40-41页
        4.1.2 O_3/H_2O_2反应动力学特性第41-42页
        4.1.3 新型臭氧接触氧化装置的设计第42-43页
    4.2 新型臭氧接触氧化装置的试验研究第43-54页
        4.2.1 实验内容第43-44页
        4.2.2 实验装置第44-45页
        4.2.3 尾气回用对新型臭氧接触氧化装置臭氧利用率的影响第45-46页
        4.2.4 进水流速对新型臭氧接触氧化装置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6-48页
        4.2.5 进水流速对新型臭氧接触氧化装置臭氧消耗的影响第48-50页
        4.2.6 活性炭室对液相臭氧的去除效果第50-52页
        4.2.7 臭氧投加方式对新型臭氧接触氧化装置臭氧利用率的影响第52-53页
        4.2.8 臭氧投加方式对新型臭氧接触氧化装置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3-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5.1 结论第56-57页
    5.2 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重构复杂产品平台的模块划分及关键技术应用
下一篇:新型UV-Fenton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