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刑事再审启动理由的价值选择 | 第11-17页 |
一、法安定性与法公正性的冲突与平衡 | 第11-15页 |
(一) 法的安定性 | 第11-13页 |
(二) 法的公正性 | 第13-14页 |
(三) 冲突与平衡 | 第14-15页 |
二、犯罪控制与保障人权的冲突与平衡 | 第15-17页 |
(一) 犯罪控制 | 第15页 |
(二) 保障人权 | 第15-16页 |
(三) 冲突与平衡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域外刑事再审启动理由之考察 | 第17-31页 |
一、两大法系不同的价值模式 | 第17-21页 |
(一) “既判力”式 | 第17-19页 |
(二) “禁止双重危险”式 | 第19-20页 |
(三) 两种模式之比较 | 第20-21页 |
二、刑事再审启动理由之域外立法考察 | 第21-31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 | 第22-24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 | 第24-26页 |
(三) 其他国家和地区 | 第26-28页 |
(四) 域外立法例的比较分析 | 第28-31页 |
第三部分 中国刑事再审启动理由之现实考察及与国外比较 | 第31-36页 |
一、中国刑事再审启动理由之价值选择 | 第31-32页 |
二、中国刑事再审启动理由的立法现状考察 | 第32-33页 |
(一) 启动再审的标准模糊 | 第32-33页 |
(二) 新增“非法证据未排除”为启动再审的理由 | 第33页 |
(三) 新增程序违法为启动再审的理由 | 第33页 |
(四) 司法解释对新证据认定规定得较为细致 | 第33页 |
三、域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刑事再审启动理由之比较 | 第33-36页 |
(一) 立法上采用多元化的价值选择 | 第34页 |
(二) 再审大多是为了被告人的利益 | 第34页 |
(三) 法律适用错误一般通过非常上告程序纠正 | 第34-35页 |
(四) 只允许“重大”程序违法行为提起再审 | 第35页 |
(五) 再审理由的认定标准客观 | 第35-36页 |
第四部分 中国刑事再审启动理由之重构 | 第36-47页 |
一、引入一事不再理原则 | 第36-37页 |
二、立法重构 | 第37-47页 |
(一) 法律适用错误问题 | 第37-38页 |
(二) 程序违法问题 | 第38-41页 |
(三) 新证据问题 | 第41-43页 |
(四) 再审启动理由区分有利和不利被告人 | 第43-45页 |
(五) 具体法律条文设计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