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政府会计改革 | 第9-10页 |
1.1.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8-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5 论文的特色与不足 | 第22-23页 |
1.5.1 论文的特色 | 第22页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2-23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23-29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2.1.1 两体系下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 | 第23-24页 |
2.1.2 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政府性债务 | 第24-25页 |
2.1.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 第25-26页 |
2.2 债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26-29页 |
2.2.1 风险评估 | 第27页 |
2.2.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的方法 | 第27-29页 |
第3章 基于风险评估目标下的县级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构建 | 第29-38页 |
3.1 构建依据与具体应用 | 第29-33页 |
3.1.1 理论依据 | 第29-30页 |
3.1.2 政策依据 | 第30-31页 |
3.1.3 实践依据 | 第31-32页 |
3.1.4 三层面依据的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3.1.5 三层面依据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 | 第33页 |
3.2 县级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构建 | 第33-38页 |
3.2.1 资产项目的构建 | 第34-36页 |
3.2.2 负债项目的构建 | 第36-37页 |
3.2.3 政府资产负债表主表和附注部分的构建 | 第37-38页 |
第4章 A县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列报与披露 | 第38-43页 |
4.1 A县政府性债务及风险评估现状 | 第38-39页 |
4.1.1 A县政府性债务现状 | 第38页 |
4.1.2 A县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现状 | 第38-39页 |
4.1.3 A县案例分析的数据来源 | 第39页 |
4.2 资产、负债项目的再确认和再计量 | 第39-43页 |
4.2.1 资产项目的再确认和再计量 | 第40-41页 |
4.2.2 负债项目的再确认和再计量 | 第41-43页 |
第5章 A县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 | 第43-53页 |
5.1 资产负债表法下的风险评估 | 第43-49页 |
5.1.1 资产项目分析 | 第43-44页 |
5.1.2 负债项目分析 | 第44-47页 |
5.1.3 资产、负债项目配比程度分析 | 第47-49页 |
5.2 债务指标分析法下的风险评估 | 第49-50页 |
5.3 A县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结论 | 第50-53页 |
5.3.1 风险的识别 | 第50-51页 |
5.3.2 风险的估计 | 第51页 |
5.3.3 风险的评价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