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能耗建筑半导体电热堆冷热墙应用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近零能耗建筑的介绍 | 第11-14页 |
1.3 半导体冷热墙的介绍 | 第14-15页 |
1.4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理论 | 第15页 |
1.5 国内外使用和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6 问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近零能耗建筑中半导体冷热墙的建立 | 第18-29页 |
2.1 近零能耗建筑实验室的建立 | 第18-22页 |
2.1.1 近零能耗建筑实验室概况 | 第18-20页 |
2.1.2 近零能耗实验室的热工参数 | 第20-22页 |
2.2 半导体冷热墙面的建立 | 第22-26页 |
2.2.1 冷热墙单体的结构 | 第23-24页 |
2.2.2 冷热墙面的构造 | 第24-26页 |
2.3 太阳能在实验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半导体电热堆冷热墙单体的研究 | 第29-41页 |
3.1 实验半导体冷热墙的介绍 | 第29-32页 |
3.1.1 半导体冷热墙的结构及原理 | 第29-30页 |
3.1.2 半导体冷热墙的基础计算 | 第30-32页 |
3.2 半导体冷热墙单体的实验研究 | 第32-38页 |
3.2.1 冷热墙单体工作状态的实验准备 | 第32-33页 |
3.2.2 冷热墙工作电流电压值分析 | 第33-36页 |
3.2.3 冷热墙单体稳定工作温度测试 | 第36-38页 |
3.3 半导体冷热墙模块的温度场数字模拟 | 第38-40页 |
3.3.1 模拟的准备和目的 | 第38页 |
3.3.2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半导体电热堆冷热墙在近零能耗建筑中的研究 | 第41-59页 |
4.1 半导体冷热墙在近零能耗建筑中的意义 | 第41-44页 |
4.1.1 近零能耗建筑的负荷特性 | 第41-44页 |
4.1.2 半导体冷热墙的应用优势 | 第44页 |
4.2 半导体冷热墙在近零能耗建筑中的实验研究 | 第44-53页 |
4.2.1 实验目的及方法 | 第45-46页 |
4.2.2 实验研究内容 | 第46-47页 |
4.2.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7-53页 |
4.3 近零能耗建筑中半导体冷热墙实验的数字模拟 | 第53-58页 |
4.3.1 模拟的意义及方法 | 第53-54页 |
4.3.2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第54-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新风引入半导体冷热墙实验中的分析 | 第59-65页 |
5.1 近零能耗实验室中新风计算模拟的方法 | 第59-60页 |
5.1.1 新风引入的方式 | 第59-60页 |
5.1.2 新风引入的计算 | 第60页 |
5.2 新风引入实验室的数值模拟 | 第60-64页 |
5.2.1 新风送风处的模拟结果 | 第60-63页 |
5.2.2 回风处的模拟结果 | 第63-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