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船舶撞击桥梁 | 第11-13页 |
1.2.2 滚石与路基、隧道棚洞的碰撞 | 第13-14页 |
1.2.3 滚石与桥梁碰撞 | 第14-15页 |
1.2.4 文献分析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碰撞冲击动力学计算的有限元方法 | 第18-25页 |
2.1 碰撞冲击动力学问题与静态分析的区别 | 第18-19页 |
2.2 显式中心差分算法 | 第19-20页 |
2.3 计算中沙漏的控制 | 第20-21页 |
2.4 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1-24页 |
2.4.1 材料应变率敏感性 | 第21-22页 |
2.4.2 网格划分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滚石撞击桥墩模型验证 | 第25-40页 |
3.1 验证模型原型 | 第25-26页 |
3.2 验证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6-34页 |
3.2.1 混凝土 | 第27-31页 |
3.2.2 钢筋 | 第31-33页 |
3.2.3 滚石 | 第33页 |
3.2.4 钢筋和混凝土粘结方法 | 第33-34页 |
3.2.5 撞击接触设置 | 第34页 |
3.2.6 结果评判标准 | 第34页 |
3.3 模型验证 | 第34-39页 |
3.3.1 混凝土失效参数设置 | 第36页 |
3.3.2 模型验证评价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滚石与空心薄壁高墩撞击效应 | 第40-73页 |
4.1 桥墩简介 | 第40-42页 |
4.2 有限元模型 | 第42-45页 |
4.3 分析工况 | 第45页 |
4.4 桥墩应力损伤分析 | 第45-49页 |
4.5 滚石质量影响 | 第49-56页 |
4.5.1 破坏情况分析 | 第50-53页 |
4.5.2 位移分析 | 第53-55页 |
4.5.3 撞击力分析 | 第55-56页 |
4.6 滚石速度影响 | 第56-61页 |
4.6.1 破坏情况分析 | 第57-59页 |
4.6.2 位移分析 | 第59-60页 |
4.6.3 撞击力分析 | 第60-61页 |
4.7 作用位置影响 | 第61-65页 |
4.7.1 破坏情况分析 | 第61-63页 |
4.7.2 位移分析 | 第63-64页 |
4.7.3 撞击力分析 | 第64-65页 |
4.8 撞击接触面积影响 | 第65-69页 |
4.8.1 破坏情况分析 | 第66-67页 |
4.8.2 位移分析 | 第67-68页 |
4.8.3 撞击力分析 | 第68-69页 |
4.9 四种影响因素对比 | 第69-71页 |
4.9.1 墩顶位移分析 | 第70页 |
4.9.2 撞击力分析 | 第70-71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5 滚石与桥墩碰撞撞击力取值 | 第73-84页 |
5.1 滚石碰撞计算理论 | 第73-76页 |
5.1.1 Hertz碰撞理论 | 第73-74页 |
5.1.2 能量守恒原理 | 第74-75页 |
5.1.3 冲量定理理论 | 第75-76页 |
5.2 滚石与桥墩碰撞撞击力计算方法 | 第76-81页 |
5.2.1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滚石冲击力简化计算方法 | 第76-77页 |
5.2.2 基于Hertz理论与能力守恒原理的冲击力计算方法 | 第77-79页 |
5.2.3 基于冲量定理的冲击力计算方法 | 第79-81页 |
5.3 碰撞力取值对比 | 第81-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