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隧道抗震特性能量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国内外隧道建设现状及其社会价值 | 第8-9页 |
| ·隧道震害调查 | 第9-11页 |
| ·隧道震害实例 | 第9-10页 |
| ·隧道震害特点 | 第10-11页 |
| ·隧道及地下结构抗震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抗震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 ·隧道抗震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能量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隧道地震响应计算方法 | 第19-33页 |
| ·隧道地震响应计算方法综述 | 第19-28页 |
| ·地震系数法 | 第21-22页 |
| ·不考虑相互作用的拟静力法 | 第22-24页 |
| ·考虑相互作用的拟静力法 | 第24-25页 |
| ·动力有限元法 | 第25-28页 |
| ·地震荷载输入方法 | 第28-30页 |
| ·振动法 | 第28-29页 |
| ·底部位移激励法 | 第29页 |
| ·大质量法 | 第29页 |
| ·波动法 | 第29-30页 |
| ·边界条件 | 第30-32页 |
| ·截断边界 | 第30-31页 |
| ·投射边界 | 第31页 |
| ·粘性边界 | 第31-32页 |
| ·粘弹性边界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基于有限元的能量理论 | 第33-44页 |
|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33-35页 |
| ·有限元基本思想 | 第33-34页 |
| ·有限元分析基本步骤 | 第34-35页 |
| ·动力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35-37页 |
| ·变形能分析原理 | 第37-43页 |
| ·变形能计算理论 | 第38-39页 |
| ·平面三角形单元变形能 | 第39页 |
| ·平面四边形单元变形能 | 第39-41页 |
| ·空间八节点六面体单元变形能 | 第41-42页 |
| ·结构变形能的实现过程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浅埋隧道抗震特性的能量法研究 | 第44-70页 |
| ·地震荷载 | 第44-47页 |
| ·地震动幅值 | 第44-45页 |
| ·地震频谱特性 | 第45-46页 |
| ·地震动持时 | 第46-47页 |
| ·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 第47-56页 |
| ·确定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 ·地震荷载选择与调整 | 第48-52页 |
| ·计算基本假定 | 第52页 |
| ·建模分析 | 第52-54页 |
| ·隧道抗震性能评价方法 | 第54-56页 |
| ·浅埋隧道抗震计算分析 | 第56-68页 |
| ·围岩条件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56-59页 |
| ·减震层抗震效果分析 | 第59-63页 |
| ·注浆加固围岩抗震效果分析 | 第63-67页 |
| ·抗震措施优化探讨 | 第67-68页 |
| ·本章小节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研究结论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