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导论 | 第18-2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1页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1.2.1 基本框架 | 第21-22页 |
1.2.2 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24-27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4-26页 |
1.3.2 研究的主要不足 | 第26-27页 |
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27-66页 |
2.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 第27-37页 |
2.1.1 国外的民间金融定义 | 第27-29页 |
2.1.2 国内的民间金融定义 | 第29-31页 |
2.1.3 民间金融的定义变化 | 第31-35页 |
2.1.4 民间金融的重新定义 | 第35-37页 |
2.2 社会网络与社会关系的特征刻画 | 第37-41页 |
2.2.1 社会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 第37-39页 |
2.2.2 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 | 第39-41页 |
2.3 社会网络与民间金融 | 第41-53页 |
2.3.1 社会网络与信任 | 第41-44页 |
2.3.2 社会网络的声誉监督功能 | 第44-47页 |
2.3.3 社会网络的信息功能 | 第47-50页 |
2.3.4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 第50-53页 |
2.4 民间金融的合约执行与风险生成机制 | 第53-66页 |
2.4.1 基于简单社会关系的民间金融 | 第53-59页 |
2.4.2 民间金融中的互助会 | 第59-63页 |
2.4.3 民间金融活动中的利息率 | 第63-66页 |
3 民间金融合约生效机制: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 | 第66-84页 |
3.1 民间金融范式的变迁 | 第66-71页 |
3.1.1 民间金融活动的历史溯源 | 第66-68页 |
3.1.2 民间金融案例集锦与比较 | 第68-70页 |
3.1.3 民间金融活动方式演变轨迹 | 第70-71页 |
3.2 社会关系与网络的刻画 | 第71-75页 |
3.2.1 单个网络的刻画 | 第72-74页 |
3.2.2 社会网络的界定 | 第74页 |
3.2.3 交叉网络的刻画和中心度的测量 | 第74-75页 |
3.3 社会网络与信息对称性 | 第75-79页 |
3.3.1 违约信息获得效率 | 第76-77页 |
3.3.2 经营信息的获得效率 | 第77-78页 |
3.3.3 协同监督机制 | 第78-79页 |
3.4 社会网络与违约成本 | 第79-82页 |
3.4.1 显性成本:原社会网络逃离成本 | 第79-80页 |
3.4.2 隐性成本:社会网络重建成本 | 第80-81页 |
3.4.3 协同惩罚机制 | 第81-8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4 民间金融风险生成机制:基于简单关系的民间金融合约 | 第84-100页 |
4.1 模型的设定 | 第84-91页 |
4.2 短期均衡 | 第91-92页 |
4.3 长期均衡 | 第92-94页 |
4.4 从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的动态路径 | 第94-95页 |
4.5 交叉借贷和经济波动的情形 | 第95-98页 |
4.5.1 考虑交叉借贷的情况 | 第95-96页 |
4.5.2 经济波动 | 第96-9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5 民间金融风险生成机制:基于复杂网络的民间金融合约 | 第100-110页 |
5.0 运作规则与可能结果 | 第101-103页 |
5.1 运作规则与可能结果 | 第103-104页 |
5.1.1 互助会运作规则 | 第103-104页 |
5.1.2 可能结果及判定依据 | 第104页 |
5.2 违约行为的收益成本分析 | 第104-106页 |
5.3 会内网络结构与金融活动风险 | 第106-107页 |
5.4 会间网络结构与金融活动风险 | 第107-10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6 民间金融风险生成机制的实证检验:基于水头镇506份结构性会单资料的分析 | 第110-127页 |
6.1 理论假设与结构模型 | 第110-112页 |
6.1.1 生存期数的决定因素 | 第110-111页 |
6.1.2 生存期内的失败风险与决定因素 | 第111-112页 |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第112-116页 |
6.3 对持续期数的拟合与估计 | 第116-120页 |
6.4 生存期内失败风险率的拟合与估计 | 第120-123页 |
6.5 两组模型结论的进一步讨论 | 第123-12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7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以及对网络民间金融的衍生讨论 | 第127-132页 |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127-129页 |
7.2 政策启示 | 第129-130页 |
7.3 对网络民间金融风险的衍生讨论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8页 |
附录一: 互助会会单及术语说明 | 第148-151页 |
数学附录一: 信息传递效率测算 | 第151-152页 |
数学附录二:社会网络重建成本设定 | 第152-154页 |
数学附录三:利率取值与道德风险发生条件的关系 | 第154-156页 |
数学附录四:短期均衡利率 | 第156-15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58-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