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4LZ-0.8 型小麦收获机用于小区收获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1 割台和脱粒仓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5页 |
1.3.2 输送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收获物摩擦性的研究与试验 | 第18-31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1.2 试验地点和设备 | 第18-19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19-25页 |
2.1.3.1 收获物的组成成分测量 | 第19页 |
2.1.3.2 茎秆几何特性测量 | 第19页 |
2.1.3.3 收获物在钢板上的滑动摩擦角的测量 | 第19-22页 |
2.1.3.4 机械振动条件下收获物在钢板上摩擦性的测量 | 第22-2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2.2.1 收获物的组成成分 | 第25页 |
2.2.2 茎秆几何特性 | 第25-26页 |
2.2.3 收获物在钢板上的滑动摩擦角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2.2.4 机械振动条件下收获物在钢板上摩擦性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小麦育种小区收获机的研究和设计 | 第31-41页 |
3.1 4LZ-0.8 型小麦收获机 | 第31-33页 |
3.1.1 4LZ-0.8 型小麦收获机的组成 | 第31页 |
3.1.2 4LZ-0.8 型小麦收获机的性能参数 | 第31-32页 |
3.1.3 4LZ-0.8 型小麦收获机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3.2 割台底部和脱粒仓底部清种活门的设计 | 第33-35页 |
3.3 刮板输送装置反转变速齿轮箱的设计和分析 | 第35-36页 |
3.3.1 反转齿轮箱的的设计 | 第35-36页 |
3.3.2 变速齿轮箱的工作原理 | 第36页 |
3.4 变速齿轮箱的工作部件的选择 | 第36-40页 |
3.4.1 同步器的选择 | 第36-37页 |
3.4.2 联轴器的选择 | 第37-38页 |
3.4.3 锥齿轮设计 | 第38-39页 |
3.4.4 滚动轴承的选择与计算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小麦育种小区收获机清种机构液压操纵系统的设计 | 第41-53页 |
4.1 液压系统设计要求 | 第41-42页 |
4.2 液压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第42-47页 |
4.2.1 割台底部液压缸的选择与安装设计 | 第43-44页 |
4.2.2 脱粒仓底部液压缸的选择与安装设计 | 第44-45页 |
4.2.3 脱粒仓上盖液压缸的选择与安装设计 | 第45-46页 |
4.2.4 系统工作压力的确定 | 第46-47页 |
4.3 液压系统原理图 | 第47-48页 |
4.4 液压元件的选择 | 第48-51页 |
4.4.1 液压泵的选择 | 第48-49页 |
4.4.2 液压阀的选择 | 第49-50页 |
4.4.3 管路的选择 | 第50-51页 |
4.5 液压系统的性能 | 第51-52页 |
4.5.1 压力损失 | 第51页 |
4.5.2 系统温升 | 第51-52页 |
4.6 液压试验分析 | 第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页 |
5.2 创新点 | 第53页 |
5.3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