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L-缬氨酸辅助合成聚苯胺花状纳米结构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聚苯胺纳米材料的简介第10-12页
        1.1.1 聚苯胺的发现历史第10页
        1.1.2 聚苯胺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0-11页
        1.1.3 聚苯胺纳米材料的形貌、性能及应用第11-12页
    1.2 核磁共振技术第12-14页
        1.2.1 核磁共振简介第12-13页
        1.2.2 核磁共振的相关概念第13-14页
    1.3 酸掺杂纳米聚苯胺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1 掺杂酸对聚苯胺纳米结构(形貌和维度)的影响第14页
        1.3.2 单一条件变化对聚苯胺纳米结构的影响第14-15页
    1.4 纳米聚苯胺材料的机理第15-18页
        1.4.1 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的机理第15-17页
        1.4.2 三维纳米聚苯胺的形成机理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第18-19页
2 聚合前(未加APS)初始状态研究第19-24页
    2.1 引言第19-20页
    2.2 实验部分第20-21页
        2.2.1 实验药品和设备第20页
        2.2.2 实验过程第20-2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1-23页
        2.3.1 苯胺-氨基酸初始浓度的确定第21-22页
        2.3.2 DOSY实验结果分析第22页
        2.3.3 _T_(1H)测定的实验结果分析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L-缬氨酸掺杂对纳米聚苯胺形貌与结构的影响第24-31页
    3.1 引言第24-25页
    3.2 实验部分第25-26页
        3.2.1 实验药品和设备第25页
        3.2.2 实验过程第25-2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6-30页
        3.3.1 L-缬氨酸掺杂比不同对聚苯胺形貌与结构的影响第26-27页
        3.3.2 L-缬氨酸掺杂比不同的聚合过程核磁图谱分析第27-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花状纳米结构聚苯胺的机理研究第31-43页
    4.1 引言第31-32页
    4.2 实验部分第32-34页
        4.2.1 实验药品和设备第32-33页
        4.2.2 实验过程第33-3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4-41页
        4.3.1 TEM和SEM分析第34页
        4.3.2 FT-IR分析第34-35页
        4.3.3 UV-Vis分析第35-36页
        4.3.4 XRD分析第36-37页
        4.3.5 NMR分析第37-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5 三维聚苯胺的电化学应用研究第43-48页
    5.1 引言第43-44页
    5.2 实验部分第44-45页
        5.2.1 实验药品和设备第44页
        5.2.2 实验过程第44-4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5-47页
        5.3.1 循环伏安法测试第45-46页
        5.3.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46-47页
    5.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6.1 全文总结第48-49页
    6.2 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附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低行星减速器传动精度检测和误差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外骨骼的可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