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稻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3.1 水稻投入产出的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 1.3.2 稻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 1.3.3 能值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1.3.4 稻作生态系统的能值评价 | 第15-16页 |
| 1.3.5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第19-36页 |
| 2.1 研究区域 | 第19-20页 |
| 2.1.1 水稻的基本资料 | 第19页 |
| 2.1.2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20-36页 |
| 2.2.1 能值理论 | 第20-23页 |
| 2.2.2 本文研究步骤 | 第23-36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54页 |
| 3.1 湖南稻作生态系统能值的投入产出 | 第36-42页 |
| 3.1.1 投入的结构和动态分析 | 第36-42页 |
| 3.1.2 产出的结构和动态分析 | 第42页 |
| 3.2 系统支撑力分析 | 第42-44页 |
| 3.3 系统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 第44页 |
| 3.4 系统生产力分析 | 第44-45页 |
| 3.5 系统机械化水平分析 | 第45-46页 |
| 3.6 系统环境压力分析 | 第46页 |
| 3.7 系统农产品质量分析 | 第46-47页 |
| 3.8 系统回报率分析 | 第47-48页 |
| 3.9 系统可持续状况分析 | 第48-50页 |
| 3.10 与传统投入产出衡量方法比较 | 第50-54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54-5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 5.2 建议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 附录 | 第67-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