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土地适度规模 | 第17页 |
2.1.2 机会成本 | 第17页 |
2.1.3 土地流转形式 | 第17-18页 |
2.1.4 农业组织形式 | 第18-19页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21页 |
2.2.1 土地规模经济理论 | 第19页 |
2.2.2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第19-20页 |
2.2.3 地租理论 | 第20页 |
2.2.4 农用地集约利用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株洲市辖区概况 | 第21-29页 |
3.1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1-22页 |
3.2 自然概况 | 第22-24页 |
3.3 土地流转概况 | 第24-25页 |
3.4 农用机械概况 | 第25-27页 |
3.5 农业政策扶持概况 | 第27页 |
3.6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概况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株洲市辖区农业组织形式经营现状及比较 | 第29-46页 |
4.1 农业组织形式经营现状 | 第29-40页 |
4.1.1 家庭经营型 | 第29-33页 |
4.1.2 合作经营型 | 第33-36页 |
4.1.3 农业企业 | 第36-40页 |
4.2 农业组织形式经营比较 | 第40-46页 |
4.2.1 单个组织形式的比较 | 第40-43页 |
4.2.2 带动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比较 | 第43-46页 |
第五章 株洲市辖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 第46-51页 |
5.1 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确定 | 第46-49页 |
5.1.1 适度规模确定方法的选择 | 第46页 |
5.1.2 数据的获取 | 第46-48页 |
5.1.3 规模的确定 | 第48-49页 |
5.2 蔬菜种植适度规模的确定 | 第49-51页 |
第六章 促进株洲市辖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51-55页 |
6.1 促进株洲市辖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总体目标 | 第51页 |
6.2 促进株洲市辖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 第51-55页 |
6.2.1 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 第51-52页 |
6.2.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 第52页 |
6.2.3 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52-53页 |
6.2.4 促进剩余劳动力稳定转移 | 第53-54页 |
6.2.5 促进各组织的发展与合作 | 第54-55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7.2 研究讨论 | 第56页 |
7.3 研究不足 | 第56页 |
7.4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表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