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游戏论文

体育游戏对视力障碍学生情绪情感激励的质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9-10页
        一、我国残疾人概况第9页
        二、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本概况第9页
        三、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概况第9-10页
    第二节 选题意义第10-13页
        一、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第10页
        二、体育游戏对视力障碍学生情绪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第10-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第一节 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第13-14页
        一、理论基础第13页
        二、概念界定第13-14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4-21页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体育游戏对视力障碍学生产生情绪情感激励的因素分析第23-31页
    第一节 体育游戏的特点与功能第23-27页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第23-24页
        二、体育游戏的功能第24-27页
    第二节 视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分析第27-28页
        一、生理的特征第27页
        二、思维特征第27-28页
        三、个性特征第28页
        小结第28页
    第三节 体育游戏对视力障碍学生情绪情感的激励作用第28-29页
        一、体育游戏有利于少年儿童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第28页
        二、体育游戏帮助少年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第28-29页
        三、体育游戏有利于发展少年儿童的高级社会性情感第29页
        四、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治疗情绪情感激励作用的实例研究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视力障碍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研究设计与实施第31-43页
    第一节 研究方案第31-32页
        一、研究对象第31页
        二、研究内容第31页
        三、研究方法第31-32页
    第二节 视力障碍学生体育游戏的设计思路与特点第32-34页
        一、设计思路第32-33页
        二、设计特点第33-34页
    第三节 视力障碍学生体育游戏的具体实施第34-43页
        一、游戏内容第34-40页
        二、体育游戏课程教案第40-43页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3-71页
    第一节 调查资料回收与整理第43-44页
        一、访谈第43页
        二、对话第43-44页
        三、笔者观察记录第44页
        四、影音与图片采集第44页
        五、学生日记回收第44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44-71页
        一、视力障碍学生在不同类别体育游戏中的情绪情感表现第44-52页
        二、不同年段视力障碍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情绪情感表现第52-59页
        三、不同性别视力障碍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情绪情感表现第59-64页
        四、不同视力障碍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情绪情感表现第64-68页
        五、其他调查结果第68-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1-73页
    第一节 结论第71页
        一、视力障碍学生在不同类别体育游戏活动中的情绪情感有一定差异第71页
        二、不同年段视力障碍学生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情绪情感有一定差异第71页
        三、不同性别视力障碍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情绪情感有一定差异第71页
        四、不同视力障碍程度的学生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情绪情感有一定差异第71页
    第二节 建议第71-73页
        一、落实体育游戏在盲校体育课程中的实施情况第71页
        二、积极创编适合视力障碍学生的趣味体育游戏第71页
        三、加强开发体育游戏课程资源,建立健全体育设施保障体系第71-72页
        四、完善体育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各校教师的交流与学习第72页
        五、关注视力障碍女生和全盲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第72页
        六、鼓励低年级视力障碍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帮助其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第72页
        七、加强视力障碍学生体育游戏的科学研究第72页
        八、重视视力障碍学生身体各项素质的发展第72-73页
第七章 研究不足、创新与展望第73-75页
    第一节 研究不足第73页
    第二节 研究创新第73页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附录1:图片第77-91页
附录2:调查资料第91-9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7-99页
致谢第99-101页
个人简历第101-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电信产业市场分析及规制趋向研究--基于SCP理论框架
下一篇:太极拳、易筋经和五禽戏锻炼对高校女大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及差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