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1 我国低保制度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关于农村低保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关于农村低保对象认定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 | 第17-24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1 确定最低生活标准的方法 | 第17-18页 |
2.1.2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2.1.3 贫困的成因 | 第19-20页 |
2.1.4 贫困的恶性循环 | 第20-21页 |
2.2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2.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21-22页 |
2.2.2 农村低保对象 | 第22页 |
2.2.3 低保边缘人群 | 第22-24页 |
第3章 农村低保对象认定的制度分析 | 第24-29页 |
3.1 农村低保对象认定的要求和范围 | 第24页 |
3.2 农村低保对象认定的条件 | 第24-25页 |
3.3 实施农村低保的审批程序 | 第25-26页 |
3.4 对现行低保对像认定制度的分析 | 第26-29页 |
3.4.1 从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看 | 第26-27页 |
3.4.2 从政策的监管方面来看 | 第27页 |
3.4.3 从政策本身的规范化程度来看 | 第27-29页 |
第4章 周至县农村低保对象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4.1 低保对象认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4.1.1 农村低保对象的划分不科学 | 第29页 |
4.1.2 低保对象审核条件的设定不科学 | 第29-30页 |
4.2 低保对象认定实践中的困难 | 第30-34页 |
4.2.1 农村家庭收入难以确定 | 第30页 |
4.2.2 家庭成员难以认定 | 第30-31页 |
4.2.3 缺少专业的审核人员 | 第31-32页 |
4.2.4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 | 第32页 |
4.2.5 农村低保边缘人群的存在 | 第32-34页 |
第5章 完善农村低保对象认定工作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 第34-43页 |
5.1 农村低保对象认定的原则 | 第34页 |
5.2 农村低保对象认定的制度规范 | 第34-38页 |
5.2.1 配备专业的审核人员 | 第35-36页 |
5.2.2 以民主评议作为低保对象认定工作的重要手段 | 第36-37页 |
5.2.3 加强公示制度,使低保对象认定更加透明化 | 第37-38页 |
5.3 农村低保对象的分类认定 | 第38-40页 |
5.3.1 按有无劳动力进行分类 | 第38-39页 |
5.3.2 按贫困程度对低保对象进行分类 | 第39-40页 |
5.4 农村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 | 第40-41页 |
5.5 现行低保政策下的低保边缘人 | 第41-43页 |
5.5.1 低保边缘人群的特点 | 第41页 |
5.5.2 低保边缘人群不应被纳入低保对象范围 | 第41-42页 |
5.5.3 对低保边缘人群救助的探索 | 第42-43页 |
第6章 小结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农村低保对象户访谈提纲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