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渎职犯罪经济损失认定概述 | 第12-20页 |
(一)渎职犯罪经济损失认定的概念与意义 | 第12-14页 |
1.渎职犯罪经济损失认定的概念 | 第12-13页 |
2.渎职犯罪经济损失认定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渎职犯罪经济损失认定的方法 | 第14-17页 |
1.先对特定社会现象是否属于经济损失进行判断 | 第14-16页 |
2.再对引起经济损失的行为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进行判断 | 第16-17页 |
(三)渎职犯罪经济损失规定的制度现状 | 第17-20页 |
1.刑法关于“财产”的规定 | 第17-18页 |
2.司法解释关于“经济损失”的规定 | 第18-20页 |
二、渎职犯罪经济损失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7页 |
(一)现行制度的实践指导价值有限 | 第20-23页 |
1.刑法规定不足以直接指导渎职犯罪经济损失认定 | 第20-21页 |
2.司法解释并未合理界定“经济损失”概念与范围 | 第21-23页 |
(二)实践中对因果关系判断过于粗糙 | 第23-27页 |
1.传统因果关系理论难以解决渎职犯罪经济损失认定问题 | 第23-24页 |
2.不受约束的惩罚冲动容易导致夸大经济损失结果 | 第24-27页 |
三、解决渎职犯罪经济损失认定问题的建议 | 第27-36页 |
(一)制度上应完善对“经济损失”的界定 | 第27-31页 |
1.通过完善司法解释弥补现行制度不足 | 第27-28页 |
2.司法解释中应细化“经济损失”类型 | 第28-31页 |
(二)实践中应提倡客观归责理论的应用 | 第31-36页 |
1.通过客观归责理论规范因果关系判断 | 第31-33页 |
2.应当通过客观归责理论三个下位规则筛选经济损失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