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现有实验教学系统现状 | 第12页 |
·基于P2P技术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分布式存储概述 | 第12-13页 |
·现有的P2P模型 | 第13-14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P2P技术 | 第16-23页 |
·P2P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 第16-19页 |
·P2P概述 | 第16页 |
·P2P实现模型 | 第16-18页 |
·常见P2P应用领域 | 第18-19页 |
·各种P2P模型的运行机制 | 第19-23页 |
·发现其他节点 | 第19-20页 |
·查询节点内容 | 第20页 |
·和其他节点共享内容 | 第20-21页 |
·共享资源搜索 | 第21-23页 |
第3章 JXTA平台介绍 | 第23-38页 |
·JXTA概述 | 第23页 |
·JXTA层次结构 | 第23-25页 |
·JXTA中的关键概念 | 第25-32页 |
·对等点PEER | 第25页 |
·对等组PEER GROUP | 第25-27页 |
·通告ADVERTISEMENT | 第27页 |
·服务SERVICE | 第27-28页 |
·消息MESSAGE | 第28页 |
·汇聚对等点RENDEZVOUS PEERS | 第28页 |
·管道PIPE | 第28-29页 |
·发现策略DISCOVERY | 第29-32页 |
·内容共享和内容管理服务CMS | 第32页 |
·JXTA协议体系 | 第32-38页 |
·对等点发现协议(PEER DISCOVERY PROTOCOL) | 第33-34页 |
·对等点信息协议(PEER INFORMATION PROTOCOL) | 第34-35页 |
·管道绑定协议(PIPE BINDING PROTOCOL) | 第35页 |
·对等点解析协议(PEER RESOLVER PROTOCOL) | 第35页 |
·端点路由协议(PEER ENDPOINT PROTOCOL) | 第35-36页 |
·汇聚点协议(RENDEZVOUS PROTOCOL) | 第36-38页 |
第4章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设计 | 第38-48页 |
·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功能需求 | 第38-39页 |
·软硬件环境 | 第39页 |
·性能指标 | 第39页 |
·系统设计 | 第39-41页 |
·架构设计 | 第39-41页 |
·功能模块划分 | 第41页 |
·P2P系统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41-42页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42-45页 |
·对等点初始化模块设计 | 第42-43页 |
·对等组管理模块设计 | 第43页 |
·资源管理模块设计 | 第43-44页 |
·对等点监控模块设计 | 第44页 |
·附加功能模块设计 | 第44-45页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45-48页 |
·系统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形式 | 第45-48页 |
第5章 分布式存储系统实现 | 第48-65页 |
·系统包说明 | 第48页 |
·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关键实体类实现 | 第48-49页 |
·分布式存储系统各模块实现 | 第49-61页 |
·初始化功能实现 | 第49-50页 |
·组管理功能实现 | 第50-51页 |
·资源管理模块实现 | 第51-53页 |
·搜索功能实现 | 第53-56页 |
·对等点监控模块实现 | 第56-59页 |
·附加功能实现 | 第59-61页 |
·P2P网络常见问题解决实现 | 第61页 |
·对于请求的无休止转发问题 | 第61页 |
·关于P2P网络中的丢包问题 | 第61页 |
·系统测试 | 第61-64页 |
·测试过程概述 | 第61-62页 |
·测试目标 | 第62页 |
·测试设计与实施 | 第62-63页 |
·测试结果 | 第63-64页 |
·系统使用情况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5-67页 |
·论文总结 | 第65页 |
·系统存在的不足 | 第65-66页 |
·后续工作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