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两种全碳合成子—环丁烯酮、羧酸炔丙酯参与的新型环化反应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56页
    1.1 叔膦催化的[4C+n]环加成反应研究第12-26页
    1.2 环丁烯酮和苯并环丁烯酮的研究背景介绍第26-52页
    1.3 参考文献第52-56页
第二章 叔膦催化的环丁烯酮与苯亚甲基丙二腈的[4+2]环加成反应以及[4+2]环加成/Haller-Bauer“一锅法”串联反应研究第56-84页
    2.1 课题的提出和设计第56-57页
    2.2 反应条件优化以及[4+2]环加成/Haller-Bauer“一锅法”串联反应研究第57-61页
    2.3 底物普适性考察第61-63页
    2.4 [4+2]环加成/Haller-Bauer“一锅法”串联反应的不对称催化研究第63-65页
    2.5 反应机理推测第65-66页
    2.6 本章小结第66页
    2.7 实验部分第66-82页
    2.8 参考文献第82-84页
第三章 叔膦催化的环丁烯酮与2-(2-氧化吲哚-3-亚甲基)丙二腈的不对称1,4-偶极螺环化反应研究第84-125页
    3.1 课题的提出和设计第84页
    3.2 反应条件优化第84-94页
    3.3 底物普适性考察第94-96页
    3.4 产物转化及[4+2]环加成/Haller-Bauer“一锅法”串联反应研究第96-97页
    3.5 反应机理推测第97-98页
    3.6 本章小结第98-99页
    3.7 实验部分第99-123页
    3.8 参考文献第123-125页
第四章 手性双功能叔膦催化剂Xiao-Phos的合成路线探索第125-146页
    4.1 LB-BA手性双功能叔膦催化剂简介第125-132页
    4.2 课题的提出和设计第132-134页
    4.3 手性双功能叔膦催化剂Xiao-Phos的合成路线探索第134-137页
    4.4 本章小结第137页
    4.5 实验部分第137-143页
    4.6 参考文献第143-146页
第五章 PicAuCl_2催化的羧酸炔丙酯作为C_3合成子与吲哚-2-苯乙烯类化合物的[4+3]环化反应研究第146-213页
    5.1 羧酸炔丙酯在金催化下的Rautenstrauch重排第146-155页
    5.2 吲哚烯烃在金催化下参与的环加成或环化反应概述第155-163页
    5.3 课题的提出和设计第163-165页
    5.4 反应尝试与底物普适性考察第165-172页
    5.5 产物转化以及[4+3]环化反应/水解/Adol反应“一锅法”串联环化反应研究第172-174页
    5.6 反应机理推测第174-175页
    5.7 本章小结第175-176页
    5.8 实验部分第176-211页
    5.9 参考文献第211-213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213-21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15-217页
致谢第217-218页

论文共2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Nek2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下一篇:功能修饰的A-π-D-π-A型寡聚噻吩光伏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