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4 本研究创新和特色 | 第19-21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2.1.1 土地财政 | 第21页 |
2.1.2 土地批租制 | 第21-22页 |
2.1.3 预算软约束 | 第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土地产权理论 | 第23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5页 |
3 永泰县“土地财政”现状及依赖度分析 | 第25-35页 |
3.1 永泰县“土地财政”现状 | 第25-30页 |
3.1.1 永泰县县情概况 | 第25-26页 |
3.1.2 地方财政收支概况 | 第26-28页 |
3.1.3 永泰县“土地财政”规模 | 第28-30页 |
3.2 永泰县“土地财政”依赖度分析 | 第30-35页 |
3.2.1 地方财政对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依赖度分析 | 第31-32页 |
3.2.2 地方财政对土地直接相关税费收入的依赖度分析 | 第32-34页 |
3.2.3 地方财政对土地抵押融资收入的依赖度分析 | 第34-35页 |
4 永泰县“土地财政”的特点及其因过度依赖可能产生的风险 | 第35-39页 |
4.1 永泰县“土地财政”的特点 | 第35-36页 |
4.1.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呈倒“U”形 | 第35页 |
4.1.2 地方税费收入过多依赖房地产 | 第35-36页 |
4.1.3 依托县属公司开展土地融资热情高 | 第36页 |
4.2 永泰县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可能产生的风险 | 第36-39页 |
4.2.1 财政风险 | 第36-37页 |
4.2.2 金融风险 | 第37页 |
4.2.3 债务风险 | 第37-38页 |
4.2.4 社会风险 | 第38-39页 |
5 永泰县“土地财政”问题形成的原因 | 第39-44页 |
5.1 永泰县“土地财政”问题形成的外因 | 第39-41页 |
5.1.1 分税制改革是“土地财政”形成的制度背景 | 第39-40页 |
5.1.2 现有的土地制度是“土地财政”形成的制度原因 | 第40-41页 |
5.2 永泰县“土地财政”问题形成的内因 | 第41-44页 |
5.2.1 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 | 第41页 |
5.2.2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 第41-42页 |
5.2.3 主体税源缺失 | 第42页 |
5.2.4 地方政府债务持续攀升 | 第42页 |
5.2.5 政府角色错位充当“经济人” | 第42-43页 |
5.2.6 可利用土地资源稀缺 | 第43页 |
5.2.7 投资带动滞后城区发展欲望高 | 第43-44页 |
6 永泰县“土地财政”问题治理的对策 | 第44-49页 |
6.1 规范土地相关制度 | 第44-45页 |
6.1.1 实行土地年租制 | 第44页 |
6.1.2 建立土地储备基金 | 第44-45页 |
6.1.3 建立土地留用地制度 | 第45页 |
6.1.4 调整政府、个人和集体的土地增值利益分配机制 | 第45页 |
6.2 完善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 | 第45-46页 |
6.3 健全土地相关税收制度 | 第46页 |
6.4 创新政府融资化解隐性债务 | 第46-47页 |
6.5 转变政府角色化解职能错位 | 第47页 |
6.6 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与市场 | 第47-48页 |
6.7 利用地域优势培育特色产业 | 第48-49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