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概述(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1.2.1 民用机场(即本文所称“机场”) | 第12页 |
1.2.2 机场上市公司 | 第12-13页 |
1.2.3 融资方式与融资模式 | 第13页 |
1.2.4 资本结构与融资结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5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理论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1 关于机场经济属性的研究 | 第15页 |
2.2 关于机场融资模式的研究 | 第15-16页 |
2.3 关于国有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3章 机场融资的基本理论 | 第18-25页 |
3.1 机场的经济属性与经营模式 | 第18-20页 |
3.1.1 机场的公益性 | 第18页 |
3.1.2 机场的经营性 | 第18-19页 |
3.1.3 机场的经营模式 | 第19-20页 |
3.2 融资理论与融资模式 | 第20-25页 |
3.2.1 资本结构理论 | 第20-21页 |
3.2.2 机场融资理论 | 第21-23页 |
3.2.3 公司融资模式 | 第23-25页 |
第4章 我国机场上市公司融资模式的应用 | 第25-38页 |
4.1 我国机场上市公司的融资概况 | 第25-32页 |
4.1.1 主要的融资模式 | 第25-29页 |
4.1.2 融资模式的特点 | 第29-30页 |
4.1.3 融资模式形成的原因 | 第30-32页 |
4.2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的融资概况 | 第32-38页 |
4.2.1 融资平台的构建 | 第32页 |
4.2.2 融资模式的应用 | 第32-34页 |
4.2.3 融资结构分析 | 第34-38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融资模式的具体运用 | 第38-50页 |
5.1 案例背景:收购第三期标的资产(3 号航站楼及东跑道等资产) | 第38-39页 |
5.2 融资模式的选择与运用 | 第39-41页 |
5.2.1 融资模式选择的现实条件 | 第39-40页 |
5.2.2 融资模式的调整与实际运用 | 第40-41页 |
5.3 融资模式运用对公司的影响 | 第41-43页 |
5.3.1 对财务状况和后续经营的影响 | 第41-42页 |
5.3.2 对资本结构和后续融资的影响 | 第42-43页 |
5.3.3 对公司股价及估值的影响 | 第43页 |
5.4 融资模式选择的合理性评价 | 第43-48页 |
5.4.1 外部约束条件 | 第44页 |
5.4.2 公司现实条件 | 第44-45页 |
5.4.3 EBIT-EPS分析 | 第45-48页 |
5.5 小结 | 第48-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3页 |
6.1 可选择路径及建议 | 第50-52页 |
6.1.1 以市场为主导的路径选择 | 第50-51页 |
6.1.2 以政府为主导的路径选择 | 第51-52页 |
6.2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