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权的本土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被遗忘权的概念及法律性质 | 第14-19页 |
(一)被遗忘权的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国内学者对被遗忘权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国外学者对被遗忘权的概念界定 | 第15页 |
3.本文对被遗忘权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二)被遗忘权法律性质认定 | 第16-19页 |
1.被遗忘权、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的关系 | 第16-18页 |
2.被遗忘权的法律性质 | 第18-19页 |
二、我国设立被遗忘权的可行性及实践困境 | 第19-28页 |
(一)我国设立被遗忘权的可行性 | 第19-23页 |
1.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法律基础 | 第21-23页 |
(二)我国设立被遗忘权的实践困境 | 第23-28页 |
1.与权益的冲突 | 第23-25页 |
2.被遗忘权实施的效果不可控 | 第25-26页 |
3.救济不明确 | 第26页 |
4.内容构建模糊 | 第26-28页 |
三、域外被遗忘权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 | 第28-33页 |
(一)欧盟——GDPR | 第28-29页 |
1.立法规定 | 第28-29页 |
2.司法实践 | 第29页 |
(二)美国——自由至上 | 第29-31页 |
1.立法规定 | 第29-31页 |
2.司法实践 | 第31页 |
(三)欧美在被遗忘权上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3页 |
四、我国设立被遗忘权困境的解决 | 第33-37页 |
(一)权益冲突的解决路径 | 第33页 |
(二)成立专门的个人信息数据保护监管机构 | 第33-34页 |
(三)明确直接救济和补强救济 | 第34页 |
(四)构建被遗忘权内容 | 第34-37页 |
1.权利主体 | 第34-35页 |
2.义务主体 | 第35页 |
3.适用范围 | 第35-36页 |
4.权利行使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