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土壤盐渍化遥感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雷达遥感科学技术现状和进展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土壤微波介电模型及其后向散射特性 | 第18-38页 |
| ·土壤微波介电模型 | 第20-30页 |
| ·水的介电常数模型 | 第20-22页 |
| ·纯水的介电模型 | 第20-21页 |
| ·盐水的介电模型 | 第21-22页 |
| ·复合物介电模型 | 第22-23页 |
| ·土壤介电模型 | 第23-30页 |
| ·含水土壤的介电模型 | 第24-26页 |
| ·含水含盐土壤的介电模型 | 第26-30页 |
| ·裸露土壤表面的后向散射特性 | 第30-38页 |
| ·随机粗糙介电表面的散射理论概述 | 第30-33页 |
| ·均方根高度 | 第32页 |
| ·表面相关长度 | 第32-33页 |
| ·随机粗糙表面的后向散射模型 | 第33-38页 |
| ·基尔霍夫(Kirehhoff)模型 | 第33-34页 |
| ·几何光学模型(GOM) | 第34页 |
| ·物理光学模型(POM) | 第34-35页 |
| ·小扰动模型(SPM) | 第35-36页 |
| ·积分方程模型(IEM 模型)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盐渍土介电模型特性研究与验证 | 第38-87页 |
| ·盐渍土介电模型特性研究 | 第38-66页 |
| ·盐渍土介电模型—含水含盐土壤半经验混合介电模型 | 第38-41页 |
| ·盐渍土介电模型各参数对介电常数的响应分析 | 第41-65页 |
| ·盐渍土介电常数对体积含水量的响应 | 第41-46页 |
| ·盐渍土介电常数对频率的响应 | 第46-51页 |
| ·盐渍土介电常数对温度的响应 | 第51-55页 |
| ·盐渍土介电常数对土壤容重的响应 | 第55-60页 |
| ·盐渍土介电常数对土壤含盐量的响应 | 第60-62页 |
| ·盐渍土介电常数对土壤离子浓度的响应 | 第62-65页 |
| ·本节小节 | 第65-66页 |
| ·盐渍土介电模型野外实测数据验证 | 第66-87页 |
| ·研究区概述 | 第66-68页 |
| ·地理位置 | 第66-67页 |
| ·地形地貌 | 第67页 |
| ·气候及水文状况 | 第67页 |
| ·土壤盐渍化现状 | 第67-68页 |
| ·野外考察 | 第68-70页 |
| ·典型研究区选定 | 第68-69页 |
| ·野外实测数据测量 | 第69-70页 |
| ·数据分析与验证 | 第70-86页 |
| ·0~10cm 样层采样点数据分析验证 | 第77-80页 |
| ·10~30cm 样层采样点数据分析验证 | 第80-83页 |
| ·30~50cm 样层采样点数据分析验证 | 第83-86页 |
| ·本节小节 | 第86-87页 |
| 第四章 盐渍土介电常数对雷达影像的响应分析 | 第87-113页 |
| ·盐渍化土壤的后向散射特性 | 第87-89页 |
| ·盐渍土介电常数对雷达影像后向散射系数的响应 | 第89-112页 |
| ·典型研究区盐渍化土壤后向散射特性 | 第89-91页 |
| ·雷达方程和雷达后向散射系数 | 第91-94页 |
| ·雷达方程 | 第91-92页 |
| ·雷达后向散射系数 | 第92-94页 |
| ·雷达系统参数 | 第94-97页 |
| ·波段或频段 | 第94-95页 |
| ·雷达极化方式 | 第95-96页 |
| ·角度参数 | 第96-97页 |
| ·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 第97-100页 |
| ·雷达分辨率 | 第97-98页 |
| ·雷达图像的几何特点 | 第98-100页 |
| ·雷达影像处理 | 第100-107页 |
| ·雷达影像定标 | 第101-103页 |
| ·雷达影像几何校正 | 第103-106页 |
| ·雷达影像滤波处理 | 第106-107页 |
| ·盐渍土后向散射系数数据获取 | 第107-108页 |
| ·盐渍土Fresnel 反射系数与雷达影像后向散射系数的关系 | 第108-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13-114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第119-120页 |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