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土壤盐渍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地物高光谱遥感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区域尺度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页 |
|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野外地物光谱数据采集 | 第20-32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0-22页 |
| ·地形地貌 | 第21页 |
| ·气候特征 | 第21-22页 |
| ·水文特征 | 第22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2-24页 |
| ·时间选择 | 第22页 |
| ·目标选取 | 第22-23页 |
| ·采样数量及样地大小的选择 | 第23页 |
| ·土壤样本参数测定 | 第23-24页 |
| ·地物目标特性与测量 | 第24-26页 |
| ·植被 | 第24-26页 |
| ·土壤 | 第26页 |
| ·ASD 光谱仪测量原理 | 第26-28页 |
| ·野外光谱测量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 ·野外光谱测量时仪器的使用规范 | 第28-29页 |
| ·ASD 光谱仪的设计与使用规范 | 第28-29页 |
| ·ASD 光谱仪的技术参数 | 第29页 |
| ·ASD 光谱仪使用操作规范 | 第29-31页 |
|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 第29-30页 |
| ·相对几何位置 | 第30页 |
| ·光谱平均次数的选择 | 第30页 |
| ·白板校正 | 第30页 |
| ·能见度的要求 | 第30页 |
| ·云量要求 | 第30页 |
| ·人员站位与着装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遥感影像和试验数据预处理 | 第32-56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研究所用数据源 | 第32-35页 |
| ·几何精校正 | 第32页 |
| ·辐射校正 | 第32-35页 |
| ·实测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 第35-38页 |
| ·实测高光谱数据的分类 | 第35-36页 |
| ·植被和土壤实测高光谱曲线取平均 | 第36页 |
| ·植被和土壤实测高光谱曲线的平滑 | 第36-38页 |
| ·剔除植被和土壤水汽吸收波段 | 第38页 |
| ·高光谱数据变换 | 第38-42页 |
| ·光谱连续统去除 | 第38-39页 |
| ·光谱倒数 | 第39-40页 |
| ·光谱对数 | 第40页 |
| ·光谱均方根 | 第40-41页 |
| ·光谱一阶微分 | 第41-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 ·单相关分析 | 第42-46页 |
| ·植被和土壤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特征及敏感波段分析 | 第46-50页 |
| ·基于高光谱植被和土壤盐分指数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47-48页 |
| ·常见的高光谱植被指数的计算公式 | 第48页 |
| ·高光谱植被指数变量的选择 | 第48-49页 |
| ·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49-50页 |
| ·基于高光谱土壤盐分指数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50-51页 |
| ·基于实测综合光谱指数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51页 |
| ·模型检验 | 第51-52页 |
| ·基于 TTM影像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52-54页 |
| ·基于TM 影像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52页 |
| ·基于TM 的综合光谱指数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52-53页 |
| ·尺度效应转换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研究区土壤水分反演及与土壤盐渍化相关分析 | 第56-64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土壤水分的反演 | 第56-62页 |
| ·原理与方法 | 第57-62页 |
| ·土壤水分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基于水盐一体化的区域尺度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64-72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混合像元光谱分解 | 第64-67页 |
| ·最佳端元选取 | 第65-6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6-67页 |
| ·基于水盐一体化的区域尺度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67-68页 |
| ·模型验证 | 第68-70页 |
| ·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检验 | 第68页 |
| ·利用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模型进行检验 | 第68-7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引言 | 第72页 |
|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 ·实测高光谱数据土壤含盐量敏感波段选择与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72页 |
| ·土壤水分信息反演以及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 | 第72-73页 |
| ·基于水盐一体化区域尺度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 | 第73页 |
| ·特色与创新 | 第73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