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基于资产专用性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9-13页
     ·研究背景第9-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理论意义第12页
   (2)现实意义第12-13页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3-17页
     ·主要内容第13-14页
     ·研究框架第14-16页
     ·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第17-28页
   ·理论基础第17-22页
     ·资产专用性理论第17-19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1页
     ·博弈论第21-22页
   ·文献回顾第22-28页
     ·资产专用性理论文献综述第22-24页
   (1)资产专用性的概念第22页
   (2)资产专用性的特征和重要性第22-23页
   (3)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与控制权第23页
   (4)资产专用性的实证应用第23-24页
     ·大股东掏空研究文献综述第24-25页
   (1)“掏空”产生的原因第24页
   (2)“掏空”的方式第24页
   (3)“掏空”的经济后果第24-25页
   (4)“掏空”行为的影响因素第25页
     ·股权分置改革研究文献综述第25-26页
   (1)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证研究第25-26页
   (2)股权分置改革的规范研究第26页
     ·文献评述第26-28页
   (1)资产专用性方面第26页
   (2)“掏空”方面第26-27页
   (3)股权分置改革方面第27-28页
第三章 大股东股权投资的资产专用性形成机理第28-32页
   ·“智猪博弈”模型解释第28-29页
   ·动因分析第29-32页
  动机一:收回潜在沉没成本第31页
  动机二:回应机会主义行为,先下手为强第31-32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32-39页
   ·研究假设第32-33页
   ·样本和数据第33页
   ·变量定义第33-36页
   ·建立模型第36-39页
第五章 实证检验分析第39-57页
   ·研究的前提条件的检验第39-42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第39-40页
     ·我国大股东掏空的严重程度第40-42页
   ·描述性统计第42-45页
   ·独立样本T检验—单变量分析第45-46页
   ·回归分析 1第46-49页
   ·回归分析 2第49-52页
   ·稳健性检验第52-57页
     ·独立样本T检验——单变量分析第53页
     ·回归分析第53-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7-60页
   ·结论第57-58页
   ·政策建议第58页
   ·研究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创业板的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