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表征的上海旅游感知形象对比研究--以中西方游客摄影照片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摄影照片在旅游形象研究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旅游形象理论 | 第17-18页 |
·旅游凝视理论 | 第18页 |
·旅游符号学理论 | 第18页 |
·霍夫斯泰德文化理论 | 第18-1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旅游感知形象 | 第19页 |
·视觉表征 | 第19-21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1-28页 |
·数据来源与筛选 | 第21-22页 |
·旅游形象体系建构与数据编码 | 第22-26页 |
·上海旅游认知形象指标体系 | 第22-25页 |
·上海旅游情感形象指标体系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照片内容分析法 | 第26-27页 |
·共现聚类分析法 | 第27页 |
·社会网络法 | 第27-28页 |
第4章 摄影照片内容对比分析 | 第28-45页 |
·上海旅游认知形象要素对比分析 | 第28-34页 |
·中方游客的上海旅游认知形象要素 | 第28-30页 |
·西方游客的上海旅游认知形象要素 | 第30-32页 |
·中西方游客的上海旅游认知形象要素对比 | 第32-34页 |
·上海旅游认知形象共现聚类对比分析 | 第34-45页 |
·中方游客对上海旅游认知形象的共现聚类分析 | 第34-38页 |
·西方游客对上海旅游认知形象的共现聚类分析 | 第38-42页 |
·中西方游客对上海旅游认知形象的共现聚类对比分析 | 第42-45页 |
第5章 摄影照片表现手法对比分析 | 第45-53页 |
·旅游摄影拍摄色彩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中方游客摄影拍摄色彩分析 | 第45页 |
·西方游客摄影拍摄色彩分析 | 第45-47页 |
·中西方游客拍摄色彩对比分析 | 第47页 |
·旅游摄影拍摄角度对比分析 | 第47-50页 |
·中方游客摄影拍摄角度分析 | 第47-48页 |
·西方游客摄影拍摄角度分析 | 第48-49页 |
·中西方游客拍摄角度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旅游摄影拍摄距离对比分析 | 第50-53页 |
·中国游客摄影拍摄距离分析 | 第50页 |
·西方游客摄影拍摄距离分析 | 第50-51页 |
·中西方游客拍摄距离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54-55页 |
·研究局限 | 第55页 |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