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论文--旱灾论文

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筛选种植及抗旱保墒技术与示范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6页
前言第16-18页
 1 选题背景第16页
 2 立题依据第16-17页
 3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7页
 4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7-18页
一 研究现状第18-30页
 1 乡土植物筛选种植与抗旱保墒第18页
 2 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筛选种植与抗旱保墒第18-19页
 3 喀斯特地区植物抗旱保墒研究进展与展望第19-30页
   ·文献获取与论证第19-22页
   ·研究阶段划分第22-23页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第23-29页
   ·目前国内外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第29-30页
二 研究设计第30-41页
 1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30-32页
   ·研究目标第30页
   ·研究内容第30-31页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第31-32页
 2 技术路线与方法第32-33页
   ·技术路线第32页
   ·研究方法第32-33页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第33-38页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第33-35页
   ·研究区基本特征和代表性论证第35-38页
 4 材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第38-41页
三 抗旱性植物筛选研究第41-54页
 1 喀斯特地区抗旱性树种选择的原则和要求第41-42页
 2 喀斯特地区抗旱植物鉴定方法第42页
 3 植物抗旱性鉴定指标第42-44页
 4 喀斯特地区抗旱植物筛选过程第44-54页
   ·确定筛选植物的种类第44页
   ·拟筛选的植物在石漠化地区生长状况第44-46页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第46-52页
   ·植物抗旱性的综合比较第52-54页
四 植物种植抗旱保墒耦合模式第54-61页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第54页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第54-57页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第55-56页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第56-57页
 3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第57-59页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第57-58页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第58-59页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第59-60页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第59-60页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第60页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第60-61页
五 乡土植物种植及抗旱保墒关键技术第61-63页
 1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第61页
 2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第61-63页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第61-62页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第62页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对比分析第62-63页
六 乡土植物种植及抗旱保墒技术示范第63-70页
 1 示范点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第63-65页
   ·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示范点第63页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示范点第63-65页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第65页
   ·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务第65页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务第65页
 3 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与工程布局第65-66页
   ·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示范点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第65页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第65-66页
 4 工艺流程与工程示范过程第66-69页
   ·工艺流程第66-68页
   ·工程示范过程第68-69页
 5 示范点建设成果与对比分析第69-70页
   ·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示范点建设成效第69页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建设成效第69页
   ·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与关岭-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建设对比分析第69-70页
七 石漠化地区抗旱性植物种植及抗旱保墒效益监测评价第70-79页
 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第70页
 2 监测布局与监测点第70-71页
 3 监测过程与实验过程第71页
 4 数据分析与计算结果第71-79页
   ·喀斯特地区保墒技术的效益评价第71-72页
   ·不同保墒技术的保墒效果评价第72-79页
八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抗旱保墒模式优化与推广应用第79-82页
 1 模式存在问题与优化第79页
 2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第79页
 3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第79-80页
   ·毕节撒拉溪抗旱保墒模式推广范围分析第80页
   ·贞丰-花江抗旱保墒模式推广范围分析第80页
 4 模式推广应用保障措施第80-82页
九 结论与讨论第82-87页
参考文献第87-94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遗传算法和Fuzzing技术的Web应用漏洞挖掘研究
下一篇:基于安全智能可拆线电源研究--插座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