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滤波器的三相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A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电能质量分析 | 第10-12页 |
·谐波分析 | 第10-11页 |
·谐波危害以及分类 | 第11页 |
·电能质量标准 | 第11-12页 |
·综述谐波治理的常用方法 | 第12-17页 |
·无源滤波器 | 第13-14页 |
·有源滤波器 | 第14-16页 |
·混合滤波器 | 第16-17页 |
·概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几种常见控制技术 | 第17-22页 |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与拓扑结构 | 第17-18页 |
·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研究 | 第18-20页 |
·电流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 第20-22页 |
·APF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APF的研究热点 | 第22页 |
·APF的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案 | 第26-44页 |
·单位功率因数谐波电流检测算法研究 | 第26-28页 |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算法研究 | 第28-40页 |
·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 | 第28-32页 |
·传统电压空间矢量(SVPWM)算法 | 第32-36页 |
·60°坐标系下电压空间矢量(SVPWM)算法 | 第36-40页 |
·直流侧稳压控制 | 第40-41页 |
·SVPWM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实现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LC滤波器设计以及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44-52页 |
·混合滤波器的基本结构以及补偿原理 | 第44-46页 |
·无源电力滤波器的参数计算 | 第46-48页 |
·LC滤波器的设计准则 | 第46-47页 |
·7次谐波单调谐滤波器的设计 | 第47-48页 |
·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48-51页 |
·主电路交流测电感的计算以及选取 | 第48-50页 |
·主电路直流侧电容的设计以及选取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仿真实验 | 第52-60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真研究 | 第52-57页 |
·混合电力滤波器的仿真研究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三相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60-68页 |
·主控芯片的介绍 | 第60-61页 |
·F2812最小系统 | 第60页 |
·电源与复位电路 | 第60-61页 |
·外扩RAM设计 | 第61页 |
·基于DSP芯片的系统构成 | 第61-62页 |
·控制电路 | 第62-63页 |
·驱动电路 | 第63-64页 |
·过零检测和锁相倍频电路 | 第64-65页 |
·保护电路 | 第65-67页 |
·直流侧电压过压欠压保护 | 第65-66页 |
·直流侧限流启动保护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三相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软件设计 | 第68-74页 |
·APF软件系统 | 第68页 |
·主程序 | 第68-70页 |
·单位功率因数算法分析 | 第70-71页 |
·60°坐标系下SVPWM算法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七章 实验调试与波形 | 第74-80页 |
·实验参数 | 第74-75页 |
·实验波形 | 第75-78页 |
·采样调理电路 | 第75页 |
·过零检测与锁相倍频电路 | 第75-76页 |
·60°坐标系下SVPWM混合滤波器补偿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