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心电基础理论和测量方式 | 第16-21页 |
·心电基础理论 | 第16-18页 |
·心电信号产生机理 | 第16页 |
·典型心电图波形及其含义 | 第16-17页 |
·心电信号特点 | 第17-18页 |
·心电信号主要干扰与噪声 | 第18页 |
·心电测量方式 | 第18-21页 |
·接触式心电测量方式 | 第18-19页 |
·非接触式心电测量方式 | 第19-21页 |
第3章 ATmega16 的体系结构及开发 | 第21-28页 |
·ATmega16 单片机介绍 | 第21页 |
·ATmega16 引脚功能 | 第21-22页 |
·ATmega16 最小系统介绍 | 第22-23页 |
·ATmega16 功能介绍 | 第23-25页 |
·A/D 转换器介绍 | 第23页 |
·定时器/计数器中断 | 第23-24页 |
·串行接口 USART 介绍 | 第24-25页 |
·ATmega16 开发环境 | 第25-28页 |
·ATmega16 编译软件 | 第25-26页 |
·ATmega16 烧写软件 | 第26-28页 |
第4章 基于 ATmega16 便携式心电测试仪的系统设计 | 第28-44页 |
·心电测量原理 | 第28-32页 |
·心电信号采集流程 | 第28-29页 |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右腿驱动电路设计 | 第30页 |
·二阶高通滤波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设计 | 第31页 |
·主放大电路和电压抬升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数字电路部分设计 | 第32-33页 |
·ATmega16 采集处理电路 | 第32页 |
·MAX232 电平转化电路 | 第32-33页 |
·无线传输模块 | 第33-36页 |
·心电信号终端的显示与存储 | 第36-37页 |
·ATmega16 便携式心电测试仪整体结构设计 | 第37-44页 |
·ATmega16 便携式心电测试仪概述 | 第37-38页 |
·ATmega16 便携式心电测试仪硬件部分设计 | 第38-40页 |
·ATmega16 便携式心电测试仪软件部分设计 | 第40-44页 |
第5章 ARM9 的体系结构及开发 | 第44-50页 |
·S3C2440A 中央处理器介绍 | 第44-45页 |
·MINI2440 硬件平台结构介绍 | 第45-50页 |
·电源系统及接口 | 第46页 |
·FLASH存储系统 | 第46-47页 |
·SDRAM存储系统 | 第47页 |
·USB接口 | 第47-48页 |
·串口电路 | 第48-49页 |
·蜂鸣器电路 | 第49页 |
·网络接口 | 第49-50页 |
第6章 心电信号去噪算法介绍 | 第50-60页 |
·小波变换 | 第50-52页 |
·小波变换原理 | 第50-51页 |
·小波阈值去噪原理 | 第51-52页 |
·自适应滤波 | 第52-55页 |
·独立成分分析 | 第55-60页 |
第7章 基于 ARM9 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系统设计 | 第60-72页 |
·ARM9 监测仪硬件部分设计 | 第60-63页 |
·ARM9 监测仪软件去噪算法设计 | 第63-68页 |
·小波加独立成分分析算法设计 | 第63-67页 |
·小波加自适应滤波算法设计 | 第67-68页 |
·心率变异性参数计算 | 第68-72页 |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 | 第68-69页 |
·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方法 | 第69-70页 |
·心率变异性的频域分析方法 | 第70-7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