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表 | 第7-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牡丹 | 第11-12页 |
·牡丹概述 | 第11页 |
·牡丹资源分布 | 第11页 |
·牡丹繁殖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有性繁殖 | 第12页 |
·无性繁殖 | 第12-13页 |
·外植体的选择 | 第13-15页 |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的选择 | 第15页 |
·生长调节物质的选择 | 第15-16页 |
·试管苗生根 | 第16页 |
·牡丹组培过程中常见问题 | 第16-20页 |
·玻璃化 | 第17页 |
·褐化 | 第17-19页 |
·增殖系数低 | 第19-20页 |
·生根困难 | 第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外植体最佳取材时期的研究 | 第21-31页 |
·引言 | 第21页 |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21-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药品试剂 | 第21-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取材时期对牡丹鳞芽接种的影响 | 第23-25页 |
·取材时期对牡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 第25-26页 |
·低温处理时间对牡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31页 |
第3章 不同激素对牡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31-39页 |
·引言 | 第31页 |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31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药品试剂 | 第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32-35页 |
·正交试验 | 第35-36页 |
·验证试验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第4章 Ag NO3抑制牡丹试管苗褐化机理的研究 | 第39-55页 |
·引言 | 第39页 |
·试验材料、仪器 | 第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测定方法 | 第39-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3页 |
·硝酸银对牡丹试管苗褐变的影响 | 第43-45页 |
·硝酸银对牡丹试管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45-49页 |
·硝酸银对牡丹试管苗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牡丹试管苗有关褐变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硝酸银对牡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第5章 不同因素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55-61页 |
·引言 | 第55页 |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55页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药品试剂 | 第55页 |
·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附录 试验照片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