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论文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21页
 一、研究意义第9-12页
 二、研究目标第12-13页
 三、研究现状第13-19页
 四、研究方法第19-20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20-21页
第一章 协商民主理论第21-43页
 第一节 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第21-31页
  一、西方协商民主的兴起第21-23页
  二、西方协商民主的内涵第23-26页
  三、西方协商民主的实践第26-28页
  四、西方协商民主的特征第28-31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第31-40页
  一、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第31-33页
  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第33-35页
  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第35-38页
  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要特征第38-40页
 第三节 中西协商民主的比较第40-43页
  一、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相同点第40-41页
  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点第41-42页
  三、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启示第42-43页
第二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历程第43-73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早期探索第44-48页
  一、“三三制”政权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雏形第44-46页
  二、“旧政协”的召开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探索形式第46-48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初期发展第48-57页
  一、人民政协的诞生开创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第49-51页
  二、人民政协参与第一届人大准备工作中的协商第51-54页
  三、一届人大的召开与人民政协统战职能的归位第54-57页
 第三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曲折发展第57-68页
  一、“反右”和“文革”使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遭受重大挫折第57-61页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思想和实践得以恢复和发展第61-68页
 第四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快速发展第68-73页
  一、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第68-71页
  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境界第71-72页
  三、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壮大第72-73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内容第73-95页
 第一节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的协商民主第73-82页
  一、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的协商民主体现第73-76页
  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协商民主发展存在的问题第76页
  三、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协商民主的发展探索第76-82页
 第二节 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中的协商民主第82-91页
  一、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中的协商民主体现第82-85页
  二、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中的协商民主发展探索第85-91页
 第三节 党对人民政协领导中的协商民主第91-95页
  一、党对人民政协领导中的协商民主体现第91-93页
  二、党对人民政协领导中的协商民主发展探索第93-95页
第四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价值第95-119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内在功能第95-107页
  一、社会整合功能第95-100页
  二、政治监督功能第100-102页
  三、民主决策功能第102-104页
  四、公民精神培育功能第104-107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第107-119页
  一、提升当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第107-112页
  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112-115页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第115-119页
第五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方向第119-142页
 第一节 协商民主在传统政治领域基础上的发展第119-132页
  一、人民政协的不断建沿与完善第119-128页
  二、党内协商民主的推进与发展第128-132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在实践上的拓展第132-142页
  一、基层协商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最广泛的实践第133-135页
  二、社会协商拓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领域第135-139页
  三、网络协商创新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第139-142页
结语第142-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2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政府改革研究
下一篇:中国国家安全观研究(194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