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9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社会救助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支出型贫困救助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访问研究法 | 第17页 |
·数据分析法 | 第17页 |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社会救助相关理论分析 | 第19-26页 |
·社会救助的内容 | 第19-21页 |
·社会救助的含义 | 第19-20页 |
·支出型贫困救助 | 第20-21页 |
·社会救助理论支持 | 第21-23页 |
·人权理论 | 第21-22页 |
·社会公平理论 | 第22-23页 |
·对《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解读 | 第23-26页 |
第3章 万荣县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现状分析 | 第26-43页 |
·万荣县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万荣县区位概述 | 第26页 |
·万荣县经济概况 | 第26-28页 |
·万荣县人口及社会概况 | 第28页 |
·研究万荣县的意义 | 第28-29页 |
·万荣县社会救助现状 | 第29-35页 |
·农村五保制度实施现状 | 第29-31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 第31-33页 |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 第33-35页 |
·万荣县支出型贫困救助现状 | 第35-43页 |
·万荣县支出型贫困现状 | 第35-37页 |
·万荣县支出型贫困救助现状 | 第37-43页 |
第4章 万荣县支出型贫困救助发展评价 | 第43-51页 |
·万荣县支出型贫困救助分析 | 第43-46页 |
·医疗救助分析 | 第43-45页 |
·教育救助分析 | 第45-46页 |
·其他救助分析 | 第46页 |
·万荣县支出型贫困救助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相关政策法规建设不健全,立法滞后 | 第46-47页 |
·救助对象认定程序不规范 | 第47-48页 |
·基层工作力量薄弱 | 第48-49页 |
·救助资金投入量不足 | 第49页 |
·万荣县支出型贫困救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9-51页 |
·对支出型贫困救助认识不足 | 第50页 |
·经济发展落后 | 第50页 |
·管理制度不成熟 | 第50-51页 |
第5章 典型地区社会救助经验借鉴 | 第51-57页 |
·上海市支出型贫困救助的做法 | 第51-53页 |
·建立“五四三二一”帮扶救助体系 | 第51-52页 |
·探索“四医联动”医疗保障模式 | 第52页 |
·实施四项帮扶机制 | 第52-53页 |
·推行“五可”帮困救助运作方式 | 第53页 |
·典型地区社会救助启示 | 第53-57页 |
·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社会救助工作有法可依 | 第54页 |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鼓励民间力量参与 | 第54-55页 |
·制定科学合理的救助标准与待遇,保证社会救助的公平性 | 第55页 |
·建立有效的准入、退出机制,改善制度运行环境 | 第55-57页 |
第6章 建立健全支出型贫困救助的对策建议 | 第57-62页 |
·尽快出台并实施支出型贫困救助相关政策 | 第57-58页 |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第57页 |
·制定地方性实施方案 | 第57-58页 |
·健全支出型贫困救助工作机制 | 第58-60页 |
·建立救助对象认定机制 | 第58-59页 |
·健全救助复审与监督机制 | 第59-60页 |
·强化基层支出型贫困救助工作队伍建设 | 第60页 |
·提升救助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 第60页 |
·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救助服务人才 | 第60页 |
·多渠道筹措支出型贫困救助资金 | 第60-62页 |
·增加政府的投资力度 | 第60-61页 |
·鼓励非政府组织发挥扶贫的作用 | 第6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1、结论 | 第62页 |
2、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