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5页 |
·多环芳烃的污染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多环芳烃污染 | 第12页 |
·多环芳烃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三疣梭子蟹概述 | 第14页 |
·苯并[a]芘对水生生物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 第14页 |
·多环芳烃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制毒机制和代谢过程 | 第14-17页 |
·生物标记物在多环芳烃污中的应用 | 第17-23页 |
·生物标记物及其分类 | 第17-18页 |
·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三疣梭子蟹对苯并[a]芘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 第25-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富集、释放实验 | 第25页 |
·样品分析 | 第25-26页 |
·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 | 第26-27页 |
·数据分析 | 第27页 |
·结果 | 第27-31页 |
·丙酮作为Ba P助溶剂的可行性 | 第27页 |
·三疣梭子蟹体内Ba P富集的拟合 | 第27-29页 |
·三疣梭子蟹体内Ba P富集的动力学参数 | 第29-30页 |
·模型拟合度的检验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苯并[a]芘胁迫对三疣梭子蟹酶活性的影响机理 | 第33-43页 |
·材料及方法 | 第33-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样品制备与毒理学指标的测定 | 第33-34页 |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丙酮作为Ba P助溶剂的可行性 | 第34页 |
·Ba P对三疣梭子蟹鳃、肝脏EROD活性的诱导作用 | 第34-36页 |
·Ba P对三疣梭子蟹鳃、肝脏GST活性的诱导作用 | 第36-37页 |
·Ba P对三疣梭子蟹鳃、肝脏SOD活性的诱导作用 | 第37-38页 |
·Ba P对三疣梭子蟹鳃、肝脏MDA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苯并[a]芘胁迫对三疣梭子蟹基因表达的毒性效应 | 第43-5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P4501A1、P-gp、HSP70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44-4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Ba P水体暴露对三疣梭子蟹体内P4501A1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5页 |
·Ba P水体富集对三疣梭子蟹体内P-gp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5-46页 |
·Ba P水体暴露对三疣梭子蟹体内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6-47页 |
·Ba P浓度与三疣梭子蟹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0-52页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