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缩略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遗传特点 | 第12-14页 |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 第12页 |
·线粒体基因组遗传特性 | 第12-14页 |
·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 第14-23页 |
·哺乳动物mtDNA转录 | 第14-15页 |
·转录复合体组成元件及其功能 | 第15-18页 |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TERF家族及其功能 | 第18-20页 |
·核受体家族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及其在线粒体转录中的调控功能 | 第20-22页 |
·雌激素受体及其在线粒体基因转录中的调控作用 | 第22页 |
·其他调控因子 | 第22-23页 |
·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及其遗传效应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动物基因组SNP遗传标记 | 第23-27页 |
·线粒体基因组扫描 | 第27页 |
·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27-28页 |
·线粒体DNA多态影响农业动物经济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mtDNA多态影响产奶、肉用性状 | 第28-29页 |
·mtDNA多态性影响猪的产仔性状 | 第29页 |
·mtDNA多态影响鸡产蛋、饲料报酬、屠宰性能 | 第29-30页 |
·mtDNA多态影响羊经济性状 | 第30页 |
·立题依据 | 第30-31页 |
·研究思路和预期目标 | 第31-34页 |
·研究目标 | 第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页 |
·技术路线 | 第32页 |
·预期目标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小尾寒羊产羔数性状线粒体基因效应研究 | 第34-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实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 第34页 |
·全基因组DNA提取 | 第34-35页 |
·线粒体基因组混池测序 | 第35页 |
·线粒体基因组SNP分型 | 第35-36页 |
·RFLP-PCR方法鉴定BMPR1B基因型 | 第36页 |
·变异位点分析 | 第36页 |
·单倍型构建及聚类分析 | 第36-37页 |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扩增 | 第37页 |
·四引物ARMS-PCR技术在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SNP分型中的建立 | 第37-38页 |
·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 | 第38-40页 |
·小尾寒羊产羔数性状mtDNA突变位点与BMPR1B基因效应互作分析 | 第40-41页 |
·小尾寒羊mtDNA显著突变位点单倍型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 | 第41-42页 |
·小尾寒羊mtDNA单倍型群与产羔数性状分析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6页 |
·DNA混池测序技术在基因组多态扫描中的应用 | 第43页 |
·四引物ARMS-PCR技术在绵羊线粒体基因组SNP分型中的应用 | 第43-44页 |
·小尾寒羊mtDNA遗传变异对产羔数性状的影响 | 第44-45页 |
·BMPR1B基因对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影响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功能元件及转录因子对产羔数性状的影响 | 第47-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研究思路 | 第47页 |
·引物设计及测序 | 第47-48页 |
·PCR扩增测序 | 第48-49页 |
·遗传变异分析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9页 |
·线粒体基因组调控元件变异分析 | 第50-51页 |
·TFB2M外显子变异分析 | 第51-54页 |
·ERα和ERβ外显子变异分析 | 第54-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线粒体基因组调控元件变异与产羔数性状的关系 | 第59-60页 |
·线粒体转录因子变异与产羔数性状的关系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肉用绵羊线粒体基因功能变异与产羔数性状关联分析 | 第62-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页 |
·实验动物 | 第62页 |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 | 第62页 |
·线粒体基因组SNP分型 | 第62页 |
·线粒体基因组变异分析 | 第62页 |
·关联分析 | 第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杜泊绵羊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遗传变异分析 | 第63页 |
·杜泊绵羊mtDNA功能变异位点与产羔数性状关联分析 | 第63页 |
·陶赛特绵羊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遗传变异分析 | 第63-64页 |
·陶赛特绵羊mtDNA功能变异位点与产羔数性状关联分析 | 第64页 |
·萨福克绵羊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遗传变异分析 | 第64-65页 |
·萨福克绵羊mtDNA功能变异位点与产羔数性状关联分析 | 第65-67页 |
·讨论 | 第67-70页 |
·肉用绵羊线粒体基因组变异分析 | 第67-69页 |
·肉用绵羊产羔数性状线粒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1-72页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第71页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71页 |
三、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108页 |
附表1 绵羊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PCR引物信息(序列参考:AF010406) | 第84-85页 |
附表2 小尾寒羊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检测线粒体基因SNP所用引物 | 第85-87页 |
附表3 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遗传变异信息 | 第87-89页 |
附表4 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变异序列及单倍型 | 第89-91页 |
附表5 小尾寒羊群体产羔数、线粒体基因单倍型、BMPR1B基因型 | 第91-94页 |
附表6 杜泊线粒体全基因组遗传变异信息 | 第94-95页 |
附表7 杜泊绵羊产羔数与线粒体单倍型 | 第95-97页 |
附表8 陶赛特绵羊线粒体全基因组遗传变异信息 | 第97-98页 |
附表9 陶赛特绵羊产羔数与线粒体单倍型 | 第98-100页 |
附表10 萨福克绵羊线粒体编码区遗传变异信息 | 第100-102页 |
附表11 萨福克绵羊产羔数与线粒体单倍型 | 第102-107页 |
附图1 小尾寒羊产羔数性状高产和低产个体线粒体基因组D-LOOP变异信息 | 第107-108页 |
个人简历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