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相关概念 | 第9-11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概念 | 第9-10页 |
·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项目后评价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项目后评价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项目后评价现状 | 第12页 |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福建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15-21页 |
·福建省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福建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现状 | 第16页 |
·福建省服务区建设中的若干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经济环境影响对服务区建设的影响 | 第17-18页 |
·地域环境对服务区建设的影响 | 第18-19页 |
·福建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综述 | 第21-24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3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 第21页 |
·社会影响后评价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2-23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4-35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的界定 | 第24页 |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4-25页 |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第25-27页 |
·调查研究法 | 第25-26页 |
·系统分析法 | 第26页 |
·主分量分析法 | 第26页 |
·专家意见法 | 第26-27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及指标含义 | 第27-32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经济影响后评价指标分析 | 第28-29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分析 | 第29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工程设施持续使用性影响后评价指标分析 | 第29-31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的后评价指标分析 | 第31-32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态系统与环境后评价指标分析 | 第32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 | 第35-47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权重 | 第35-41页 |
·评价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35页 |
·层次分析评价方法(AHP) | 第35-37页 |
·计算指标体系权重的应用程序 | 第37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41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的指标量化 | 第41-45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评价等级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项目后评价实证研究 | 第47-55页 |
·基本概况 | 第47-54页 |
·沈海线(福建境)服务区建设基本概况 | 第47-52页 |
·福银线(福建境)服务设施基本概况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建议及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