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配合比设计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1页
   ·概况第9-11页
   ·国内外发展状况与趋势第11-14页
     ·国外发展状况第11-12页
     ·国内发展历史第12-14页
   ·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特点第14-16页
     ·强度第14页
     ·抗渗性第14-15页
     ·抗冻性第15页
     ·耐磨性第15页
     ·坍落度第15页
     ·抗侵蚀性能第15-16页
     ·水化热分析第16页
     ·粉煤灰效应第16页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第16-20页
     ·早期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等量取代法第17页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发展——理性法第17-18页
     ·粉煤灰混凝土的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第18-19页
     ·HFCC配合比方法概述第19-20页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0-21页
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第21-30页
   ·实验原材料第21-24页
     ·粉煤灰第21-22页
     ·水泥第22页
     ·细集料第22-23页
     ·粗集料第23页
     ·减水剂第23页
     ·激发剂第23-24页
   ·实验设备第24-27页
     ·搅拌机第24页
     ·标准筛第24-25页
     ·振实台第25-26页
     ·水泥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第26页
     ·压力试验机第26-27页
   ·试验方法第27-30页
     ·粉煤灰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试验第27-28页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坍落度实验第28页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实验第28-30页
3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研究第30-39页
   ·研究因素第30页
   ·正交实验设计第30-32页
   ·结果分析第32-38页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发展第33-34页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胶比的关系第34-35页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粉煤灰掺量的关系第35页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激发剂种类的关系第35-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胶凝系数的确定与配合比设计第39-58页
   ·粉煤灰的品质参数第39-40页
     ·堆积容重第39页
     ·颗粒容重第39页
     ·粉煤灰的细度第39-40页
     ·烧失量第40页
   ·标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40-47页
     ·前言第40页
     ·标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数学模型第40-41页
     ·水灰比第41-42页
     ·单位用水量第42-45页
     ·砂率第45-47页
   ·胶凝系数的确定第47-51页
     ·胶凝系数 β 的数学模型第48页
     ·模型各参数的确定第48-51页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模型第51-53页
     ·基本参数第51页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模型第51-52页
     ·基本参数的确定第52-53页
   ·确定配合比数学模型中的实验常数第53-57页
     ·确定单位用水量公式参数第53页
     ·确定强度公式参数第53-55页
     ·确定砂率公式参数第55页
     ·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结论第58页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共生理论的武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下一篇:一维水击方程的间断有限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