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21页 |
1 诊断标准 | 第10-13页 |
·吸烟判定标准 | 第10页 |
·颈动脉斑块的判定标准 | 第10页 |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 第10-13页 |
2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3页 |
·试验一 | 第13页 |
·试验二 | 第13页 |
3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4 剔除标准 | 第14页 |
5 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试验分组 | 第14-16页 |
·治疗措施 | 第16页 |
·观察指标 | 第16-19页 |
6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第19-21页 |
临床资料分析 | 第21-25页 |
1.试验一临床资料分析 | 第21-22页 |
·试验一治疗前ET-1 比较 | 第21页 |
·试验一治疗前NO比较 | 第21页 |
·试验一治疗前中医单项症状比较 | 第21-22页 |
2. 试验二临床资料分析 | 第22-25页 |
·试验二治疗前ET-1 比较 | 第22页 |
·试验二治疗前NO比较 | 第22页 |
·试验二治疗前中医单项症状比较 | 第22-24页 |
·治疗前颈动脉斑块指标的比较 | 第24-25页 |
结果 | 第25-36页 |
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25-31页 |
·试验一 | 第25-28页 |
·试验二 | 第28-31页 |
2. 实验室指标比较 | 第31-36页 |
·试验一两组患者治疗后ET-1、NO比较 | 第31页 |
·试验二两组患者治疗后ET-1、NO比较 | 第31页 |
·试验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1、NO、血糖及胰岛素、血脂比较 | 第31-33页 |
·试验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1、NO、血糖及胰岛素、血脂比较 | 第33-35页 |
·各组患者试验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变化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42页 |
1 热毒血瘀证病机的现代研究 | 第36-37页 |
2 中药干预组方剂的配伍及药物分析 | 第37-40页 |
·组方分析 | 第37-38页 |
·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38-40页 |
3 内皮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 | 第40页 |
4 临床疗效分析 | 第40-41页 |
5.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综述 | 第4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详细摘要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