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2-21页 |
| ·纳米粒子自组装的概述 | 第12页 |
| ·纳米粒子自组装的分类 | 第12-15页 |
| ·一维纳米粒子自组装 | 第12-13页 |
| ·二维纳米粒子自组装 | 第13-14页 |
| ·三维纳米粒子自组装 | 第14-15页 |
| ·纳米粒子自组装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 ·外加力场导向自组装 | 第15-16页 |
| ·界面上的自组装 | 第16-17页 |
| ·模板法自组装 | 第17页 |
| ·纳米粒子自组装的应用 | 第17-18页 |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简介 | 第18-20页 |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发现 | 第18-19页 |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增强机理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 第2章 磁场导向下介孔Fe_3O_4@SiO_2复合椭球的有序组装 | 第21-40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1-22页 |
| ·测试表征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 ·椭球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2页 |
| ·椭球状介孔Fe_3O_4@SiO_2复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2页 |
| ·磁场导向下介孔复合椭球的有序组装 | 第22-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9页 |
| ·磁场导向下介孔复合椭球的有序组装 | 第23-27页 |
| ·介孔Fe_3O_4@SiO_2复合物纳米粒子的物相分析 | 第23-25页 |
| ·SEM | 第25页 |
| ·VSM磁滞回线 | 第25-26页 |
| ·N_2吸附-脱附分析 | 第26-27页 |
| ·单块磁铁对椭球状自组装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两块相同磁铁组成的平行磁场对自组装的影响 | 第2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三维椭球Fe_3O_4@SiO_2复合物纳米粒子有序阵列的SERS效应 | 第40-55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 ·SERS衬底的制备 | 第41页 |
| ·不同CV浓度下的SERS检测 | 第41页 |
| ·不同AU镀层厚度的SERS检测 | 第41-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4页 |
| ·衬底的形貌 | 第42-43页 |
| ·对CV的SERS效应 | 第43-47页 |
| ·镀金后组装衬底对CV的SERS活性 | 第44-45页 |
| ·不同镀金厚度对结晶紫SERS强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 ·不同CV浓度的SERS光谱检测 | 第47页 |
| ·对PATP气体的SERS效应 | 第47-50页 |
| ·实验步骤 | 第48页 |
| ·镀金衬底在PATP气体中随时间变化的SERS活性 | 第48-49页 |
| ·镀金衬底在不同浓度的PATP蒸汽中的SERS活性 | 第49-50页 |
| ·对葡萄糖、乳酸的SERS效应 | 第50-54页 |
| ·实验步骤 | 第50-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4章 镁热还原反应制备各向异性的介孔硅 | 第55-60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 ·介孔硅的形貌表征 | 第56-57页 |
| ·物相分析 | 第57-58页 |
| ·N_2吸附-脱附分析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