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大型商业建筑内部空间评价研究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插图清单 | 第12-18页 |
表格清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既往文献研究 | 第20-25页 |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第22-25页 |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2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5-27页 |
·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框架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8-42页 |
·空间 | 第28页 |
·空间认知的相关理论 | 第28-30页 |
·知觉理论 | 第28-29页 |
·城市意象 | 第29-30页 |
·空间句法概述 | 第30-36页 |
·空间句法定义 | 第30-31页 |
·组构的概念 | 第31页 |
·组构的直观描述 | 第31-32页 |
·组构的定量描述 | 第32-34页 |
·空间句法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空间句法与空间认知 | 第36-37页 |
·空间使用后评价相关概念 | 第37-42页 |
·使用后评价的层次与标准 | 第37-38页 |
·大型商业建筑内部空间评价依据及方法 | 第38-40页 |
·主要评价指标确定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大型商业建筑内部空间句法分析 | 第42-78页 |
·研究对象的分类及确定 | 第42-47页 |
·大型商业建筑内部空间构成 | 第42页 |
·商业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分类 | 第42-46页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46-47页 |
·合肥包河区万达广场内部空间句法分析 | 第47-55页 |
·合肥中环城购物中心内部空间句法分析 | 第55-62页 |
·杭州万象城内部空间句法分析 | 第62-68页 |
·上海龙之梦购物中心长宁店内部空间句法分析 | 第68-75页 |
·句法变量结果比较分析 | 第75-78页 |
第四章 大型商业建筑内部空间评价调研 | 第78-94页 |
·调研过程简述 | 第78页 |
·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 第78-89页 |
·问卷调查与空间句法分析结果比较 | 第89-92页 |
·大型商业建筑内部空间优化设计原则 | 第92-9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4-96页 |
·各章小结 | 第94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附录 | 第99-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