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 选题价值 | 第8-9页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9-12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中国红十字会上海主导地位的确立 | 第15-30页 |
第一节 上海主导下的红会“立案” | 第15-19页 |
一、 中国红十字会“立案”之请 | 第15-16页 |
二、 政府迅速“立案”原因探析 | 第16-19页 |
第二节 首届会员大会与“统一”大会在沪召开 | 第19-23页 |
一、 首届会员大会召开 | 第19-21页 |
二、 “统一”大会召开 | 第21-23页 |
第三节 上海主导地位形成 | 第23-30页 |
第二章 “二次革命”中上海地区红十字会战地救护 | 第30-47页 |
第一节 上海总办事处在沪之救援 | 第30-37页 |
一、 救援准备工作 | 第30-32页 |
二、 人道援助行动 | 第32-37页 |
第二节 沪城分会在沪之救援 | 第37-40页 |
第三节 上海总办事处驰救南京难民 | 第40-47页 |
一、 救援准备 | 第40-42页 |
二、 救援行动 | 第42-44页 |
三、 留养资遣来沪宁民 | 第44-47页 |
第三章 “二次革命”后上海红十字运动的深化发展 | 第47-79页 |
第一节 会务开展 | 第47-56页 |
一、 上海总办事处会务的开展 | 第47-53页 |
二、 上海各分会组织结构的完善 | 第53-56页 |
第二节 战地救护 | 第56-61页 |
一、 1914 年胶东兵灾救护 | 第56-59页 |
二、 1927 年北伐战争上海救护——以松江红分会为例 | 第59-61页 |
第三节 灾害救助 | 第61-66页 |
一、 上海总办事处的救济 | 第61-65页 |
二、 上海分会的灾害救济——以吴淞分会为例 | 第65-66页 |
第四节 医疗防疫与社会服务 | 第66-79页 |
一、 上海方面医院及医学堂的发展 | 第66-71页 |
二、 沪城分会的种痘与疫疠防治 | 第71-75页 |
三、 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 第75-79页 |
第四章 中国红十字会上海主导地位的巩固——兼论上海总办事处与政府关系 | 第79-88页 |
第一节 红十字会上海主导地位的巩固 | 第79-85页 |
一、 政府的“官办”行动 | 第79-81页 |
二、 上海方面“反官办”的强硬举措 | 第81-84页 |
三、 中央政府放弃“官办”原因探析 | 第84-85页 |
第二节 红会与政府的共存模式 | 第85-88页 |
结语 | 第88-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附录:二次革命后总办事处及沪上各红分会灾害救济简表 | 第96-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98页 |
参与课题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后记 | 第99-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