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 | 第1-6页 |
论文提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第一节 本文的选题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本文讨论的巴托克奏鸣曲范畴 | 第11-13页 |
一、作品选择的范畴 | 第11-12页 |
二、奏鸣曲以及奏鸣曲式的定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巴托克四部奏鸣曲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一、就作品体裁、曲式以及音乐要素方面而论 | 第13-14页 |
二、就奏鸣曲中钢琴部分的艺术特征而论 | 第14页 |
第四节 文中出现的相关名词的界定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巴托克四部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 第17-20页 |
第一节 两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钢琴奏鸣曲》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为双钢琴与打击乐的奏鸣曲》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四部奏鸣曲的作品分析 | 第20-153页 |
第一节 四部奏鸣曲的曲式分析 | 第20-34页 |
一、钢琴奏鸣曲 | 第20-25页 |
二、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 第25-31页 |
三、《为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四部奏鸣曲的音乐要素分析 | 第34-153页 |
一、《钢琴奏鸣曲》的分析 | 第34-62页 |
二、《第一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分析 | 第62-92页 |
三、《第二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分析 | 第92-120页 |
四、《为双钢琴与打击乐的奏鸣曲》的分析 | 第120-153页 |
第三章 巴托克四部奏鸣曲创作特征综述 | 第153-169页 |
第一节 巴托克四部奏鸣曲曲式的特点 | 第153-158页 |
一、乐章布局与曲式结构均遵循传统 | 第153-154页 |
二、曲式各部分规模的差异 | 第154-156页 |
三、传统形态下的新因素 | 第156-158页 |
第二节 巴托克四部奏鸣曲中音乐要素的特点 | 第158-169页 |
一、音列的多样性与相关性 | 第158-160页 |
二、节拍节奏的内在规律 | 第160-163页 |
三、个性化的和弦构成 | 第163-166页 |
四、作品整体的规划 | 第166-169页 |
第四章 巴托克四部奏鸣曲中钢琴部分的演奏处理 | 第169-197页 |
第一节 《钢琴奏鸣曲》中的演奏 | 第170-178页 |
一、第一乐章 | 第170-174页 |
二、第二乐章 | 第174-176页 |
三、第三乐章 | 第176-178页 |
第二节 重奏作品中钢琴部分的演奏 | 第178-193页 |
一、两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中的钢琴部分演奏分析 | 第178-186页 |
二、《为双钢琴与打击乐的奏鸣曲》中钢琴部分的演奏分析 | 第186-193页 |
第三节 关于巴托克奏鸣曲中钢琴部分演奏的综述 | 第193-197页 |
一、速度方面 | 第193-194页 |
二、节拍节奏方面 | 第194-195页 |
三、织体方面 | 第195-196页 |
四、结构方面 | 第196-197页 |
结语 | 第197-198页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第198-201页 |
附录二 作者创作年表 | 第201-205页 |
附录三 谱例索引 | 第205-209页 |
后记 | 第209-211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11-2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