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动力、农村能源论文--生物能(生物质能)的应用论文--沼气论文

基于FISH技术的秸秆干发酵中微生物动态变化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秸秆厌氧发酵微生物分类第12-14页
     ·水解性细菌第12-13页
     ·纤维素分解菌第13页
     ·半纤维素分解菌第13页
     ·白腐菌第13页
     ·产氢产乙酸菌第13-14页
     ·产甲烷的微生物第14页
   ·厌氧发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沼气发酵中微生物的测定方法第15-16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秸秆沼气干发酵基质中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筛选第17-26页
   ·引言第17-18页
   ·试验材料第18-19页
     ·原料第18页
     ·试剂与仪器第18-19页
     ·仪器第19页
   ·试验方法第19-21页
     ·总DNA的提取第19-20页
     ·DNA粗提液的纯化第20页
       ·PVP吸附纯化第20页
       ·细菌DNA纯化试剂盒纯化第20页
     ·DNA质量的测定第20-21页
       ·DNA纯度的测定第20-21页
       ·DNA产量的测定第21页
   ·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不同方法提取的DNA纯度比较第21-22页
     ·对DNA粗提液的纯化结果第22-24页
       ·添加PVP对DNA粗提液的纯化效果第22-23页
       ·利用纯化试剂盒对DNA粗提液进行纯化第23-24页
   ·讨论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秸秆厌氧干发酵的FISH预处理条件优化第26-35页
   ·引言第26-27页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样品来源第27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7-28页
     ·样品预处理试验方法第28-29页
       ·清洗液成份的确定第28页
       ·搅拌方式的确定第28页
       ·离心转速的确定第28-29页
     ·荧光原位杂交与计数第29-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清洗液成份对FISH反应效果的影响第30-31页
     ·搅拌方式对FISH反应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离心转速对FISH反应效果的影响第32-33页
   ·讨论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秸秆沼气干发酵中微生物FISH定量杂交条件优化第35-50页
   ·材料与方法第35-41页
     ·材料第35页
     ·试剂第35-36页
     ·仪器第36-37页
     ·杂交处理试验方法第37页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第37-40页
       ·确定各因素水平上下限第37页
       ·心点(零水平)的取值第37-38页
       ·查表确认实验设计参数第38页
       ·根据参数计算每个因素的变化区间△j第38页
       ·对每个因素的水平编码第38-39页
       ·杂交处理正交表第39-40页
     ·利用FISH技术测定微生物数量第40-41页
       ·样品的预处理及细胞固定第40页
       ·载玻片的预处理及细胞脱水第40-41页
       ·荧光原位杂交反应第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48页
     ·荧光面积回归方程的建立第42-43页
     ·荧光面积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检验第43-44页
     ·荧光面积二次回归方程的交互作用分析第44-48页
   ·讨论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温度对秸秆厌氧干发酵基质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50-63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3页
     ·试验材料第50页
     ·试验中所用探针第50页
     ·仪器第50-52页
     ·测定方法第52-53页
       ·pH值的测定第52-53页
       ·碱度的测定第53页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第53页
       ·气体分析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62页
     ·基质pH和碱度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第53-55页
     ·挥发性脂肪酸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第55-57页
     ·不同温度对发酵过程中基质VFA/TIC的影响第57-58页
     ·在不同发酵阶段温度对产气情况的影响第58-60页
     ·在不同发酵阶段温度对微生物变化的影响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第63-65页
附录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路口安全的车辆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基于约束方程的实体—板连接超单元研究及大型播种机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