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序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我国纸质图书的库存状况 | 第12-19页 |
·简介图书库存的定义和结构 | 第12-15页 |
·库存的定义 | 第12页 |
·库存的结构 | 第12-13页 |
·何如甄别不良库存 | 第13页 |
·图书库存中的“存销比” | 第13-14页 |
·国内图书库存状况 | 第14-15页 |
·中国图书业库存总量以及构成分析 | 第15-17页 |
·中国图书业库存总量 | 第15-16页 |
·库存构成分析 | 第16-17页 |
·高库存对整个出版界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17-19页 |
·高库存对整个出版界的影响 | 第17页 |
·高库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17-18页 |
·控制图书库存对我国出版业发展的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库存成因 | 第19-28页 |
·出版社自身原因 | 第19-22页 |
·市场调研不充分导致产图书盲目出版 | 第19-20页 |
·出版图书专业化界限模糊 | 第20页 |
·发行渠道单一信息堵塞 | 第20-21页 |
·出版社体制弊端 | 第21-22页 |
·出版社对产业评判标准的误解 | 第22页 |
·制度弊端 | 第22-24页 |
·书号制度 | 第22页 |
·书店准入制度受限 | 第22-23页 |
·图书寄销制 | 第23页 |
·图书报废制度 | 第23页 |
·图书退货制度 | 第23-24页 |
·部分出版社在政策保护下图书品质下滑 | 第24页 |
·市场弊端 | 第24-25页 |
·市场的无序竞争 | 第24页 |
·盗版图书泛滥猖獗 | 第24-25页 |
·零售书店库存积压的其他原因 | 第25-26页 |
·对退货环节不够重视 | 第25页 |
·书店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 第25-26页 |
·管理模式不合理过于强调书店规模 | 第26页 |
·读者需求和观念的改变 | 第26页 |
·电子读物对纸质图书的冲击 | 第26-27页 |
·我国重视读书的大环境还未形成 | 第27页 |
·存在感情发货现象导致退货情况出现 | 第27-28页 |
第3章 如何解决库存积压 | 第28-45页 |
·出版社自身改革 | 第28-32页 |
·出版社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 第28-29页 |
·注重市场调研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出版社信息建设 | 第29-30页 |
·另辟蹊径走细分和专业化之路 | 第30页 |
·提高图书质量、控制图书重印 | 第30-31页 |
·发展数字出版改进传统出版业 | 第31页 |
·进行读者定位寻找潜在读者 | 第31-32页 |
·要理性看待书业评价体系 | 第32页 |
·参与捐献图书公益活动 | 第32页 |
·从国家角度全面推进全民阅读,是减少库存的产生最有效方式 | 第32-35页 |
·分析全民阅读中暴露出的问题 | 第33-34页 |
·如何进一步推广全民阅读 | 第34页 |
·培养和重视儿童、青少年以及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 第34-35页 |
·推进中国书业的市场化进程 | 第35-36页 |
·规范图书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盗版图书 | 第36页 |
·提高书业工作人员的素质 | 第36-38页 |
·推进按需出版的变革 | 第38页 |
·借鉴丰田汽车零库存的管理模式 | 第38-40页 |
·借鉴外国将电子书和纸质书联合销售的方式 | 第40-41页 |
·介绍国外在鼓励读书方面的一些方法,以读书带动图书销售 | 第41-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