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综述 | 第12-18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氢能源发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储氢方式及储氢材料 | 第13-15页 |
| ·液态有机储氢材料 | 第13-14页 |
| ·储氢合金材料 | 第14页 |
| ·金属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 | 第14页 |
| ·化学氢化物储氢材料 | 第14-15页 |
| ·M(BH_4)_m·nNH_3储氢材料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2 计算原理 | 第18-27页 |
| ·多电子体系 Schr dinger 方程 | 第18-20页 |
| ·Born-Oppenheimer 近似 | 第18-19页 |
| ·单电子近似 | 第19-20页 |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0-23页 |
| ·Hohenberg-Kohn 定理 | 第20-21页 |
| ·Kohn-Sham 方程 | 第21-22页 |
| ·自旋密度泛函理论 | 第22-23页 |
| ·交换关联能泛函 | 第23-24页 |
| ·局域密度近似(LDA) | 第23-24页 |
| ·广义梯度近似(GGA) | 第24页 |
| ·赝势 | 第24-25页 |
| ·投影缀加波赝势 | 第24页 |
| ·能量一致赝势 | 第24-25页 |
| ·AIM 理论 | 第25-27页 |
| 3 Ca(BH_4)_2·2NH_3的晶体结构 | 第27-36页 |
|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27-29页 |
| ·计算模型 | 第27-28页 |
| ·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29-35页 |
| ·晶胞的构型 | 第29-30页 |
| ·H 原子空位形成能 | 第30-31页 |
| ·Bader 电荷分析 | 第31页 |
| ·电子密度分布 | 第31-33页 |
| ·电子态密度分析 | 第33-34页 |
| ·AIM 分析 | 第34-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4 Ti、Nb 和 Zr 取代对 Ca(BH_4)_2·2NH_3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36-52页 |
|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36页 |
| ·占位能 | 第36-37页 |
| ·Ti 取代对 Ca(BH_4)_2·2NH_3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37-42页 |
| ·晶体构型分析 | 第37-39页 |
| ·电子态密度分析 | 第39-40页 |
| ·电子密度分布 | 第40-41页 |
| ·AIM 分析 | 第41-42页 |
| ·Nb 取代对 Ca(BH_4)_2·2NH_3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42-47页 |
| ·晶体构型分析 | 第42-44页 |
| ·电子态密度分析 | 第44-45页 |
| ·电子密度分布 | 第45页 |
| ·AIM 分析 | 第45-47页 |
| ·Zr 取代对 Ca(BH_4)_2·2NH_3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47-51页 |
| ·晶体构型分析 | 第47-48页 |
| ·电子态密度分析 | 第48-49页 |
| ·电子密度分布 | 第49-50页 |
| ·AIM 分析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5 Ti、Nb 和 Zr 间隙掺杂对 Ca(BH_4)_2·2NH_3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52-66页 |
|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52-53页 |
| ·占位能 | 第53-54页 |
| ·Ti-a 间隙位掺杂对 Ca(BH_4)_2·2NH_3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54-57页 |
| ·晶体构型分析 | 第54-55页 |
| ·电子态密度分析 | 第55-56页 |
| ·AIM 分析 | 第56-57页 |
| ·Nb-c 间隙位掺杂对 Ca(BH_4)_2·2NH_3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57-61页 |
| ·晶体构型分析 | 第57-59页 |
| ·电子态密度分析 | 第59-60页 |
| ·AIM 分析 | 第60-61页 |
| ·Zr-a 间隙位掺杂对 Ca(BH_4)_2·2NH_3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61-65页 |
| ·晶体构型分析 | 第61-62页 |
| ·电子态密度分析 | 第62-63页 |
| ·AIM 分析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