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软件产品的用户接受偏好研究--以苏宁彩票Android手机软件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移动互联网服务已成为网络互联网发展的主流方向 | 第12页 |
·弱势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服务接受上存在障碍 | 第12-13页 |
·移动彩票产品概述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第16-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移动互联网服务用户研究 | 第18-2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主题分析 | 第18-19页 |
·信息弱势群体的移动网络行为 | 第19-21页 |
·偏好理论概述 | 第21-25页 |
·偏好的内涵与结构 | 第21-22页 |
·偏好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偏好形成与改变研究 | 第23-25页 |
·总结:移动互联网偏好形成的一般过程 | 第25-26页 |
3 移动彩票软件的可用性测试研究 | 第26-41页 |
·可用性测试概述 | 第26-31页 |
·可用性定义 | 第26-28页 |
·可用性评估方法 | 第28-29页 |
·专家评审法 | 第29-31页 |
·专家评审实验 | 第31-35页 |
·评审专家和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实验方案 | 第32页 |
·实验结果 | 第32-35页 |
·用户可用性测试 | 第35-40页 |
·实验参加者 | 第35-36页 |
·实验方案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40页 |
·总结 | 第40-41页 |
4 移动彩票软件偏好用户接受偏好的实验设计 | 第41-56页 |
·实验概述 | 第41-45页 |
·实验目的与意义 | 第41页 |
·实验分析框架 | 第41-43页 |
·实验基本思路 | 第43页 |
·实验基本流程 | 第43-45页 |
·实验变量设计 | 第45-53页 |
·个体因素变量设计 | 第46-47页 |
·移动彩票软件系统体验变量设计 | 第47页 |
·移动彩票系统态度偏好变量设计 | 第47-48页 |
·实验变量总结 | 第48页 |
·刺激变量设计 | 第48-53页 |
·实验组织设计 | 第53-56页 |
·样本采集 | 第53-54页 |
·采集操作 | 第54页 |
·主试控制 | 第54-56页 |
5 移动彩票软件用户接受偏好的实验数据分析 | 第56-74页 |
·数据处理方案 | 第56-57页 |
·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工具 | 第56页 |
·数据的预处理 | 第56页 |
·移动彩票软件接受偏好分析 | 第56-57页 |
·移动彩票软件用户接受偏好建模与分析 | 第57-60页 |
·概念模型和测量模型构建 | 第57-58页 |
·问卷有效性分析 | 第58-60页 |
·模型验证结果 | 第60页 |
·移动彩票软件用户接受偏好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2页 |
·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显著影响偏好形成 | 第60-61页 |
·技术经历显著影响感知易用性 | 第61-62页 |
·技术兴趣显著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 | 第62页 |
·移动彩票软件用户接受偏好倾向的样本分组分析 | 第62-74页 |
·不同指导刺激的差异分析 | 第62-64页 |
·不同年龄层次的被试的差异分析 | 第64-66页 |
·不同职业被试的差异分析 | 第66-67页 |
·不同技术兴趣被试的差异分析 | 第67-68页 |
·不同技术经历被试的差异分析 | 第68-74页 |
6 结论与启示 | 第74-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研究启示 | 第75-76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A 专家评审实验问卷 | 第82-87页 |
附录B 移动软件可用性实验相关问卷材料 | 第87-94页 |
附录C 移动彩票软件偏好用户体验实验相关问卷材料 | 第94-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