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小说的元小说性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 ·保罗·奥斯特及其创作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理论探究及研究意义 | 第11-16页 |
| ·理论探究 | 第11-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2 自我揭示虚构性 | 第16-26页 |
| ·作者现身,打破真实幻象 | 第16-21页 |
| ·人物的双重身份 | 第16-19页 |
| ·作者出面打破文本自足性 | 第19-21页 |
| ·旧瓶装新酒,消解真实性 | 第21-26页 |
| ·对侦探小说的戏仿 | 第21-22页 |
| ·以荒诞消解真实 | 第22-26页 |
| 3 文本中的自我呈现 | 第26-36页 |
| ·对作家创作的模仿——作家创作主题化 | 第26-29页 |
| ·作家创作成为小说的重要内容 | 第27-28页 |
| ·对作家创作意义的思考 | 第28-29页 |
| ·对创作过程的模仿——创作过程文本化 | 第29-32页 |
| ·编写过程的揭示 | 第29-31页 |
| ·艺术形象与原型对比出现 | 第31-32页 |
| ·对批评活动的模仿再现——文艺批评的嵌入 | 第32-36页 |
| ·语言批评 | 第33页 |
| ·对第二叙事层的批评 | 第33-34页 |
| ·对他者文本的批评 | 第34-36页 |
| 4 元小说叙事结构 | 第36-46页 |
| ·零散化叙事 | 第36-39页 |
| ·故事拼贴 | 第36-37页 |
| ·主题零散 | 第37-39页 |
| ·嵌套式结构 | 第39-46页 |
| ·小说文本的层层嵌套 | 第39-43页 |
| ·电影文本的嵌入 | 第43-46页 |
| 5 结语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