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图像融合的背景 | 第12-13页 |
·图像融合的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图像融合效果的客观评价准则 | 第16-19页 |
·有标准参考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标准 | 第17页 |
·没有标准参考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标准 | 第17-19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非下采样 Contourlet 变换理论 | 第21-28页 |
·引言 | 第21页 |
·NSCT 的构造 | 第21-28页 |
·非下采样塔形滤波器组结构 | 第23-26页 |
·非采样方向滤波器组结构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理论 | 第28-37页 |
·引言 | 第28-31页 |
·PCNN 神经元的运行方式 | 第31-34页 |
·无耦合链接的 PCNN | 第31-33页 |
·耦合链接的 PCNN | 第33-34页 |
·PCNN 简化模型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基于 NSCT 和 PCNN 自适应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 | 第37-46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非下采样 Contourlet 变换 | 第38-39页 |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 第39-41页 |
·PCNN 的简化模型 | 第39-40页 |
·自适应链接强度 的确定 | 第40-41页 |
·基于 NSCT 和 PCNN 的图像融合 | 第41-43页 |
·实验结果及性能评价 | 第43-46页 |
第五章 基于 PCNN 和 NSCT 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NSCT 变换 | 第47-48页 |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 第48-50页 |
·PCNN 的简化模型 | 第48-49页 |
·自适应链接强度 的确定 | 第49-50页 |
·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 第50-53页 |
·差异因子大于区域能量时的融合规则 | 第51页 |
·差异因子小于区域能量时的融合规则 | 第51-53页 |
·低频部分的融合规则 | 第51-52页 |
·带通方向子带部分的融合规则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及性能评价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