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第一节 植物中的PLD和PA | 第13-21页 |
第二节 植物中的微管及微管结合蛋白 | 第21-28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PLDα1/PA调控微管形态以响应盐胁迫 | 第29-73页 |
第一节 PLDα1/PA通过MAP65-1调控微管的解聚 | 第29-47页 |
摘要 | 第29页 |
引言 | 第29-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8页 |
·拟南芥的培养 | 第31页 |
·MS培养基和无菌苗的培养 | 第31-32页 |
·微管的激光共聚焦观察 | 第32页 |
·植物蛋白的提取 | 第32页 |
·蛋白含量测定 | 第32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印迹 | 第32-34页 |
·Trizol法提取RNA(参照Takara说明书) | 第34-35页 |
·cDNA的合成(参照Takara说明书) | 第35-36页 |
·整株免疫荧光标记(Whole-mount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 第36-38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8-45页 |
·杂交纯合体的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 | 第38-39页 |
·Oryz-in对WT和pldα1下胚轴微管的影响 | 第39-40页 |
·盐胁迫下WT与pldα1中MAP65-1的转录和MAP65-1以及微管蛋白(tubulin)的表达 | 第40-41页 |
·盐胁迫影响pldα1、map65-1-1、map65-1-2和pldα1map65-1-1存活率 | 第41-43页 |
·盐胁迫对WT、pldα1、map65-1-1和pldα1map65-1-1下胚轴微管形态的影响 | 第43-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二节 PA与MAP65-1结合位点的鉴定和功能性研究 | 第47-73页 |
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47-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60页 |
·材料 | 第49页 |
·方法 | 第49页 |
·LB和YEP培养基 | 第49-50页 |
·定点突变反应 | 第50-52页 |
·MAP65-1和MAP65-6的PET-28a(+)、pGEX-4T-2、PUC-HA和pCAMBIA1300载体的构建 | 第52-53页 |
·质粒的大量提取和纯化 | 第53-54页 |
·His和GST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54-56页 |
·His融合蛋白和脂的Western blotting | 第56-57页 |
·His融合蛋白与NBD-PA的免疫共沉淀 | 第57页 |
·ELISA分析蛋白-脂结合 | 第57-58页 |
·微管与微管结合蛋白的共沉淀实验 | 第58页 |
·体外荧光聚合观察实验 | 第58页 |
·微管聚合测定 | 第58-59页 |
·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和PEG转化 | 第59页 |
·原生质体细胞死亡率的测定 | 第59-60页 |
·MAP65-1与PA结合的活体实验 | 第60页 |
·农杆菌侵染子叶 | 第60页 |
2 结果分析 | 第60-69页 |
·体外鉴定PA结合位点 | 第60-65页 |
·PA结合位点的突变影响MAP65-1的活性 | 第65-67页 |
·盐胁迫改变MAP65-1与微管的共定位 | 第67-69页 |
3 讨论 | 第69-73页 |
第三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之处 | 第73-75页 |
全文结论 | 第73页 |
创新之处 | 第73页 |
不足之处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5页 |
附录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