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主要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第一章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1 棉属的分类 | 第12-13页 |
2 分子标记技术类型及特点 | 第13-17页 |
·RFLP | 第14页 |
·RAPD | 第14-15页 |
·SSR | 第15页 |
·SRAP | 第15-16页 |
·AFLP | 第16页 |
·SNP | 第16-17页 |
3 遗传作图群体 | 第17-18页 |
·亲本的选配 | 第17-18页 |
·作图群体类型的选择 | 第18页 |
·群体大小的选择 | 第18页 |
4 棉花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种间遗传图谱构建 | 第19-20页 |
·种内遗传图谱构建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棉花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 | 第24-29页 |
1 QTL定位原理 | 第24页 |
2 QTL作图方法 | 第24-26页 |
3 棉花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概况 | 第26-29页 |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QTL定位 | 第26-27页 |
·棉花纤维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 | 第27-2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30-50页 |
第三章 陆地棉超高强纤维品质与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第30-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植物材料 | 第30-31页 |
·群体构建 | 第31页 |
·田间种植 | 第31页 |
·性状调查 | 第31页 |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性状的调查 | 第31页 |
·纤维品质的测定 | 第31页 |
·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SSR引物 | 第32页 |
·SSR反应体系和PCR程序 | 第32-33页 |
·SSR反应体系 | 第32页 |
·PCR反应体系 | 第32-33页 |
·PCR扩增产物凝胶电泳与银染 | 第33页 |
·F_2群体标记基因型检测 | 第33-34页 |
·偏分离分析 | 第34页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4页 |
·产量及纤维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分析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亲本及F_(2:3)家系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的表型及遗传模型分析 | 第34-37页 |
·产量及纤维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SSR引物多态性分析 | 第38-40页 |
·偏分离特征分析 | 第40页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40页 |
·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QTL分析 | 第40-46页 |
3 讨论 | 第46-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作图亲本的SSR标记多态性 | 第46页 |
·偏分离分析 | 第46-47页 |
·遗传图谱的覆盖率和及位点基因组分布 | 第47页 |
·棉花产量、纤维性状相关的QTL | 第47-50页 |
·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QTL数量及效应 | 第47-48页 |
·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 第48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QTL稳定性及其应用前景 | 第49-50页 |
全文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