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面向三维视频系统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1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主观质量评价现状第13-16页
     ·客观质量评价现状第16-20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第20-21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21-22页
2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的基础研究第22-40页
   ·人眼视觉特性第22-28页
     ·人眼视觉生理学特征第22-26页
     ·人眼视觉心理物理学特征第26-28页
   ·双目视觉学第28-32页
     ·双目叠加特性第28-29页
     ·双眼的视觉方向第29-30页
     ·双目融合特性第30-31页
     ·双目立体视觉特性第31-32页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概述及分析第32-39页
     ·立体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第32-34页
     ·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第34-37页
     ·三维视频系统的立体图像质量问题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基于人眼视觉感知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40-54页
   ·左右视点质量评价模型第41-44页
     ·彩色空间变换第41-42页
     ·亮度模型第42页
     ·图像区域分类第42-43页
     ·结构相似度第43-44页
     ·单视点质量评价组合第44页
   ·立体感知质量评价模型第44-47页
     ·左右视点的原始和失真图的绝对差值图像第45页
     ·小波变换第45页
     ·对比敏感函数第45-46页
     ·人眼视觉信噪比第46-47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7-53页
     ·参数设置第49-50页
     ·该模型左右视点合成的质量评价结果分析第50-51页
     ·立体感知质量评价结果分析第51-52页
     ·该模型与主观感知的性能分析表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方法第54-67页
   ·左右视点图像质量评价模型第54-58页
     ·彩色空间转化与多通道分解第55-56页
     ·奇异值分解及失真权重第56-57页
     ·基于失真权重的相似度评价与CSF第57-58页
     ·左右视点质量合成评价第58页
   ·立体视觉感知评价第58-62页
     ·立体视差图第59页
     ·奇异值分解及特征值距离第59-60页
     ·结构特征相似度第60-61页
     ·立体感知评价第61-62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62-66页
     ·参数设置第62-63页
     ·左右视点图像质量评价与主观感知之间的性能比较第63-64页
     ·立体感知质量评价与主观感知之间的性能比较第64-65页
     ·综合立体图像质量评价与主观感知之间的性能比较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基于双目信息处理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67-91页
   ·简单细胞与复杂细胞第68-70页
     ·简单细胞模型第68-70页
     ·复杂细胞模型第70页
   ·双目融合质量评价第70-74页
     ·双目信息融合模型第71-72页
     ·视觉敏感度加权第72-74页
     ·质量评价分值第74页
   ·双目立体视觉感知质量评价第74-83页
     ·双目视觉信息模型第75-76页
     ·双目恰可觉察失真模型第76-81页
     ·基于梯度的相似度评价第81-82页
     ·双目视觉感知的评价第82-8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83-90页
     ·参数的选取第83-84页
     ·双目融合质量评价结果分析第84-85页
     ·双目立体视觉感知质量评价分析第85-86页
     ·最终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分析第86-88页
     ·七种客观模型的比较与分析第88-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6 总结和展望第91-93页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91页
   ·未来研究的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混叠移不变Contourlet变换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数码体视显微镜图像融合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