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甘薯(红薯)论文

高淀粉型甘薯的脱毒苗培育及主要栽培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 甘薯研究背景概况第11-12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8页
   ·甘薯的脱毒技术研究第12-13页
     ·甘薯脱毒苗的培育第12页
     ·甘薯脱毒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2-13页
   ·甘薯脱毒技术的关键环节第13-15页
     ·脱毒甘薯品种的选择第13页
     ·外植体表面消毒方法第13-14页
     ·切取茎尖大小第14页
     ·甘薯脱毒的培养基成分的影响第14页
     ·培养条件对甘薯生长的影响第14-15页
   ·栽培措施对脱毒甘薯的影响第15-17页
     ·钾肥对脱毒甘薯的影响第15页
     ·烯效唑对脱毒甘薯的影响第15-16页
     ·收获期对脱毒甘薯的影响第16页
     ·贮藏期对脱毒甘薯的影响第16-17页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第17页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高淀粉型甘薯脱毒关键技术的研究第18-2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试验材料和地点第18页
   ·试验仪器和药剂第18页
   ·试验步骤第18-19页
   ·培养基配制和培养方式选择第19-20页
 2 数据处理第20页
 3 结果分析第20-22页
   ·不同培养基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效果分析第20-21页
   ·切取茎尖大小对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影响第21页
   ·不同培养方式对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影响第21-22页
 4 小结与讨论第22-23页
第三章 施钾量对高淀粉型甘薯的影响第23-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试验材料和地点第23页
   ·试验设计第23-24页
   ·栽培管理第24页
 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4-25页
   ·脱毒甘薯农艺性状相关测定项目第24页
   ·脱毒甘薯生产性能指标第24页
   ·脱毒甘薯产量的相关测定项目第24-25页
   ·脱毒甘薯淀粉含量的相关测定项目第25页
 3 数据处理第2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施钾量对甘薯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5-27页
   ·施钾量对甘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7页
   ·施钾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第27-29页
   ·施钾量对甘薯淀粉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5 小结与讨论第30-31页
第四章 烯效唑对高淀粉型甘薯的影响第31-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试验材料和地点第31页
   ·试验设计第31-32页
   ·栽培管理第32页
 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32页
 3 数据处理第3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烯效唑对甘薯农艺性状的影响第32-33页
   ·烯效唑对甘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烯效唑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第34-35页
   ·烯效唑对甘薯淀粉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5 小结与讨论第36-38页
第五章 收获期早晚对高淀粉型甘薯的影响第38-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页
   ·试验材料和地点第38页
   ·试验设计第38页
   ·栽培管理第38页
 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38-39页
 3 数据处理第3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收获期对甘薯薯块鲜重的影响第39页
   ·收获期对甘薯淀粉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收获期对甘薯淀粉产量的影响第40页
 5 小结与讨论第40-42页
第六章 贮藏期长短对高淀粉型甘薯的影响第42-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页
   ·试验材料和地点第42页
   ·试验设计第42页
 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42-43页
 3 数据处理第4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贮藏期对甘薯失重率的影响第43页
   ·贮藏期对甘薯淀粉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贮藏期对甘薯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第44页
 5 小结与讨论第44-45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第45-46页
 1 高淀粉型甘薯脱毒关键技术的研究第45页
 2 施钾量对高淀粉型甘薯的影响第45页
 3 烯效唑对高淀粉型甘薯的影响第45页
 4 收获期早晚对高淀粉型甘薯的影响第45页
 5 贮藏期长短对高淀粉型甘薯的影响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历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摘除脚叶和二次打顶对烤烟等级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不同钙镁水平对烤烟高钾新品系钾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